第74章 悲哀的傀儡(2)(1 / 2)

如果漢武大帝是正常死亡,那麼朝中的混亂,就可以到此收場了。有可能對未來小皇帝形成威脅的潛在勢力,悉以剪除,帝國新君劉弗陵的時代,已經不再存有障礙。

但假如不是呢?

那麼,還有一個人必須死。

是誰?

知道這一切秘密的人。

這人是哪個?

細察漢武帝的行蹤,晚年多是在外巡遊,但也偶爾回宮。倘若他的情形有什麼不對,很難瞞過宮裏的人。所以,就需要一個人跟隨漢武帝一道進宮,並由她在宮中,配合霍光、金日磾,對漢武帝進行控製。

鉤弋夫人!

這個女孩,在曆史上華麗麗地登場,就籠罩在一片欺騙的光環之中。她捏住兩個拳頭,硬說自己的兩手,生下來就是拳形,一輩子也沒打開過。而當漢武帝輕掰她的手時,那兩隻手掌立時打開,兩隻手掌,各握有一枚玉鉤。

這種怪事,也就漢武帝信,說給正常點的人,是沒人相信的。

她是先由術士聲稱河間有靈異仙氣,然後漢武帝下詔,找來的這麼個女人。此中的布局,一望而知。再加上所謂懷胎十四個月的非正常生殖現象,一切都說明這個女生有問題。

她被安排入宮,有了兒子,年幼的兒子又立為太子。這就意味著,她將成為帝國最有權力的人。布局者辛苦一番,不過是替這個漂亮女生打工,主謀者豈會答應?

所以她非死不可。

官方正式的記載如下:

過了幾天,陛下借故譴責鉤弋夫人。夫人脫下簪珥,叩首請罪。

漢武帝說:“來人呀,把這個不省心的爛女生送到掖庭的監獄,那裏更適合她。”

鉤弋夫人大恐,被拖走時,拚命掙紮,看著陛下,可是不敢出聲哀求。漢武帝笑眯眯地曰:“快走,你死定了。”

隨後宣旨,將鉤弋夫人賜死。

弄死鉤弋夫人後,漢武帝神清氣爽,問身邊的人:“你們說,朕英明不英明?”

眾人道:“英明,太英明了,陛下你真是震古爍今,英明到了我們看不懂了。”

漢武帝:“哪裏看不懂?”

眾人:“既然陛下要立弗陵為太子,那為何要殺太子的媽媽呢?”

漢武帝笑道:“你們呀,終究還是個嫩。朕來問你們,朕百年之後,太子登基,誰的權力最大呀?”

眾人:“……當然是太子的生母太後,就是鉤弋夫人。”

“對頭,”漢武大帝曰,“等到朕百年之後,太子登基,屆時主弱母壯,鉤弋夫人正值青春年少,豈能耐得住宮中寂寞?到時候她一道懿旨,命你入宮陪她睡覺,這麼漂亮的女生,你睡還是不睡?”

眾人:“陛下,不要問臣如此刺激的問題,臣對陛下,可是忠心耿耿呀。”

漢武帝:“少在朕的麵前裝了,你們肚子裏的那點花花腸子,豈能瞞得過朕?總之呢,君弱母壯,後宮必生淫亂之事。所以朕早早把她殺掉,雖然有點可惜,但總比讓她活著,給朕戴上一頂又一頂的綠帽子要好。”

眾人:“陛下深謀遠慮,臣等萬萬不及。對了,這麼偉大的謀略,應該以製度的方式確定下來……”

令人驚恐的是,這道立嗣殺母的殘忍政令,真的成為一個製度,竟明文實章地被北魏帝國繼承、貫徹下去了,直到北魏末年才廢除——令人絕望的是,空前強大的北魏帝國,正是因為廢除了這條殘忍邪惡的製度,結果放出來個年富力強的胡太後,這位太後正如漢武大帝所言,開始瘋狂地睡男生玩國政,硬生生地把個北魏弄到滅亡了。這後續的曆史,既證明了漢武大帝的英明神武洞察人性,也從一個側麵印證了這段記錄的真實性。

但直到下一個意外事件出來,上述這所有的官方正式文件,才得以被徹底推翻。

也就是說,有關漢武帝晚年的曆史記載,是被人刻意寫好的一個台本,而非真正的曆史本身。

斬草除根

公元前89年,漢武大帝69歲了。

朝廷不斷向外界放出消息,全都是鼓舞人心的正能量。

這些消息包括了,陛下已停止對匈奴的戰爭,斥退方士,下罪己詔,建築了一座思子台,每日登上去思念被冤死的太子,鏟除陷害太子的奸佞之人,還在太子冤死的湖縣,修築了一座歸來望思之台。

總之,陛下對太子的思念,是真真切切的。

百姓聞之,紛紛稱善。長安城中,一片祥和。

就連長安獄中的人犯,也為陛下罪已詔書感懷於心,紛紛表態,一定要認真改造,爭取做一名優秀的好犯人。隻有廷尉監丙吉,他的心情很不好。

丙吉,一名已經被罷免的吏員。太子被冤殺後,長安城捕捉數萬名人犯,官吏人手不足,遂將罷免官員召回審案。丙吉也被召回。但是他來到長安獄四年了,一直在郡邸獄忙碌,卻一樁案子也未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