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研發目標戰略是創造全球用戶的忠誠度,將海爾研發人員的開發成果置於國際大舞台上去競爭,不斷儲備創新能力,形成技術創新的整合能力,從而提高民族工業的綜合創新能力。海爾在技術創新中遵循“國際性、超前性、整體性”三戰略。
首先,國際性是發展趨勢。有生命力、有競爭力的技術創新必然有其國際化的特性,包括體係、機製、人員素質、資金投入等全方位與國際化接軌。海爾集團的研發本著與時俱進的技術創新發展模式,不斷擴大國際化的技術開發模式,目前已建有國際化的信息網絡、科技開發網絡,國際認證體係和技術國際化的接口。
其次,超前性是培植新的增長點、向多元化發展的基礎。一個國家在體現其技術創新優勢時,必須有其整體的發展戰略、綜合的創新能力及其優勢的存量。同樣一個企業技術創新優勢,必須通過技術的整合,包括策略、市場優勢等形成技術創新的整體優勢。海爾集團在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注重整體性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聯合艦隊的企業發展模式,按照該模式技術創新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掌握創新的主動性就必須注重在觀念、技術、產業結構等方麵的超前性。在超前研究方麵,海爾建有11個超前技術研究所及有關實驗室。通過該子係統開發與集團發展密切相關的超前5~10年的基礎研究項目和應用技術項目。
最後,整體性是形成創新優勢的基礎。海爾研發不僅落腳在高端產品的核心技術研究,還注重了用戶不斷提升的需求上,全麵分析達到功能的效果,並整合可借力資源,進行產品的整體規劃,提升技術、產品的開發成功率,有步驟的為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提供超值服務。
海爾在建廠之初,就製定了技術引進與消化、吸引、創新並舉的方針,專門設立了以消化、吸收利勃海爾四星級豪華電冰箱製造技術為主要職能的技術科,從生產線安裝與試生產開始,技術科便同德國利勃海爾公司就電冰箱的設計與製造進行了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也形成了海爾不斷追蹤世界前沿技術,並保持國際先進水平的傳統。
1987年底,海爾把技術科從電冰箱廠獨立出來,成立了專為本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實行企業化管理的電冰箱研究所,主要任務是冰箱新產品的開發和設計。
1991年底,海爾集團成立後,對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機構進行第一次整合,組建了由5個“中心”組成的集團技術中心。
1994年10月開始,海爾為捕捉國際市場信息,跟蹤世界先進技術,在海外設立了10個信息站和建立了8個國際技術開發中心。
1996年,海爾對R&D進行了第二次整合,最終形成了由綜合研究中心、各專業研究所和集團下屬企業研究室組成的三元化梯次開發體係。1998年1月,海爾以控股方式成立了國家級科研機構——海爾科化國家工程塑料中心。1999年8月20日,海爾空調器總公司與日本東芝開利公司就商用空調MPV變頻一拖多技術進行合作。
2001年6月18日,海爾集團率先推出了“藍牙”技術,實現海爾網絡家電的無線連接,這是海爾集團與愛立信公司強強合作的結晶。
2004年11月10日,人民網報道了題為《海爾獲世界工程師大會兩項技術進步與創新大獎》的新聞,展示了海爾在麵向國際搞技術創新所取得的進步。新聞內容為:11月10日,在上周於上海隆重召開的第二屆世界工程師大會上,海爾集團榮獲“中國企業技術進步與創新成就獎”,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榮獲“中國企業技術進步與創新傑出貢獻獎”。
企業技術進步與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強大引擎,是企業應對市場競爭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海爾集團自實施流程再造以來,技術創新取得顯著成績,由於在節能、環保、數字技術等方麵的優勢,2004年前8個月,就完成了2003年全年的營業額,出口增幅超過100%。2004年,青島被科技部確立為國家創新體係的惟一試點城市,依靠技術創新創造奇跡的海爾集團成為首批國家創新體係試點企業。
被稱為“工程師奧林匹克”的世界工程師大會是由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每4年舉辦一次。首屆大會於2000年在德國漢諾威舉行。這次在上海舉辦的大會,是迄今在我國召開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工程技術界的國際盛會。大會以總結、交流企業技術進步與創新成果和經驗,探索新形勢下企業技術進步與創新的新思路、新方法為目的,通過對企業技術進步與創新的調研、評價、表彰和傳播,推動我國企業技術進步與創新發展,全麵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素質。
張瑞敏表示,海爾集團將不斷健全有效的國際化創新體係,為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持續原動力,成為具有競爭實力的行業世界冠軍。
準則10:加強技術基礎資源建設
張瑞敏認為,機遇和努力是缺一不可的,機遇一定要抓住,而努力之後才可能有機遇。現代企業不缺信息,往往倒是麵臨的信息太多,無從選擇,有選擇就有風險。海爾的原則是:事前反複研討,慎之又慎;一旦做出決策,就必須堅決執行,不容含糊。另外,在條件允許時,海爾往往是先做試點,效果好的話再推廣,以降低風險。
近年來,海爾在開拓國際市場中獲得一個信息,海外經銷商在對海爾品牌充分信任的情況下希望采購到更多品種的海爾家電產品。為此,海爾在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前提下,加大了投入。1995年建成了海爾工業園;1999年年初,海爾分別在青島開發區和青島東部建立了“海爾開發區工業園”、“海爾信息產業園”;2000年6月,占地1 000畝的海爾開發區國際工業園開工。這“四園”無疑成為了海爾最強力的資本。
海爾工業園
海爾工業園坐落於青島市高科園,是海爾集團總部所在地,園區於1995年建成,占地735畝,總投資25億元,現已全部竣工投產。海爾工業園是中國最大的係列家電製造基地與研發中心,園區內坐落著海爾總部大樓和海爾研究院是海爾集團的控製中樞,後者是國家級技術中心。海爾工業園也是中國最大的精密注塑鈑金配套基地,具有每年生產注塑件18萬噸,鈑金件6萬噸、精密模具1 200標準套、電子控製器500萬隻的配套能力。
海爾工業園的特點可以用“三化”來概括,即產品高新化、管理現代化、園區生態化。
(1)產品高新化。
海爾工業園生產的產品始終引領著中國家電研發和應用技術的潮流,推出了倡導省電節能的變頻技術、一拖多技術的空調和具有通風換氣、抗菌抗病毒功能的氧吧空調產品;推出了小小神童洗衣機、超薄滾筒洗衣機、齒輪傳動的“同心洗”洗衣機、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機及全球第四種洗衣機——雙動力洗衣機;推出了應用最新無線網絡通訊技術的網絡家電;推出了應用納米材料的無菌家電產品等。
(2)管理現代化。
在海爾OEC管理的基礎上,海爾大力推進“市場鏈業務流程再造”,打破了傳統的企業組織結構,建立起物流、商流、資金流三個訂單信息處理體係,實現製造商與消費者需求的零距離,將海爾產品製造係統的管理水平推向世界前沿。
(3)園區生態化。
海爾工業園相關綠化指標全麵領先,園區規劃寬敞大氣。如意湖畔的拂柳與錨船,海爾文化廣場的噴泉和花圃,使人如置身園林;園內道路寬闊平直,廠房格式統一,“三廢”排放嚴格按國家標準執行,是工業園區建設的典範。
海爾工業園的建設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001年被青島市政府認定為惟一的青島市示範工業園。
海爾信息產業園
海爾信息產業園因毗臨海爾工業園,占地500畝,於1998年開始建設。海爾信息產業園的建設是海爾集團由白色家電領域進入信息技術產業的重要戰略舉措。園內建有海爾物流立體庫、信息家電製造基地、通迅產品生產基地、先進的模具及電子控製模塊製造車間、海爾大學等,總投資達10億元。
海爾信息工業園是海爾集團以信息產品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基地,它的建成與投入使用,保證了海爾集團向信息技術產業的成功拓展,為海爾注入了新的強勁的增長動力。
海爾開發區工業園
海爾開發區工業園位於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占地1500畝。海爾開發區工業園的建設定位是出口家電生產基地。1999年初,海爾集團開始在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和建設這個生產基地,采用科學規劃、嚴謹施工、抓緊投產、快出效益的先進項目管理方式,僅用了不到10個月時間,在1999年底一期工程的四個項目就全部投產,充分體現了海爾項目實施的高效率。
目前園內已投產的項目有:
(1)商用空調項目,生產居世界先進水平的MRV智能無氟一拖多中央空調。(2)特種冰箱項目,生產引領時代潮流的大容積網絡冰箱。(3)特種冷櫃項目,生產家用、醫用低溫無氟冷櫃。(4)整體廚房項目,采用各種新材料技術生產整體廚房。(5)微波爐項目,出口型微波爐的生產基地。(6)熱水器綜合技改項目,防電牆熱水器的生產基地。(7)洗碗機項目,生產出口型洗碗機、燃氣灶等小家電產品。(8)彩色鋼板項目,生產家電及建材用彩色塗裝鋼板材料,填補了國內鋼板加工中的空白。
(9)機器人項目,是國家重點支持和扶植的高新技術產業,工業智能化工業機器生產基地。
(10)物流中心,采用先進高自動化和立體倉儲的物流管理技術,為整個園區的生產廠提供物流服務支持,被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命名為“中國物流示範基地”,這是中國第一個物流示範基地,目前也是惟一的一個。
上述項目的迅速投產,使海爾開發區工業園充分發揮規模效益,銷售收入逐年攀升。同時,海爾開發區工業園的建設,也為集團出口創彙保持快速、穩定的增長提供了保障,出口創彙從1999年的13億美元,增長到2003年的53億美元。海爾開發區工業園正逐步發揮出其綜合出口生產基地的優勢,海爾集團將把該園區建設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家電生產基地,使其成為海爾進軍世界500強的生力軍。
4海爾開發區國際工業園
海爾開發區國際工業園位於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2000年6月開工,占地1 000畝。該工業園是海爾集團的分供方零部件研製和生產基地。工業園規劃重點是為海爾配套生產各種先進變頻電機、精密注塑鈑金、包裝材料等,滿足集團各種智能家電和信息技術產品等高科技產品的開發和生產需要。
目前入駐該工業園的企業主要有:
(1)海爾百彙(青島)實業有限公司,國際先進水平的精密注塑及鈑金產品和電腦板生產基地。
(2)青島海爾宏妊精密製品有限公司,高質量的家電用管路件及通用製冷配件生產基地。
(3)海士茂電子塑膠製品青島有限公司,國際先進水平的精密注塑產品生產基地。
(4)青島三洋電機有限公司,精密變頻無氟電機生產基地。
(5)青島海爾豐彩包裝有限公司,新型環保包裝材料生產基地。
入園企業與海爾一起參與產品的前端開發,為分供方展現了巨大的市場前景,許多國際化分供方紛紛要求與海爾合作。通過合作,真正實現了海爾集團與國際化分供方的雙贏發展,也使海爾分供方的配套質量和配套速度大幅度提高,優化了海爾的分供方體係,實現了高科技零部件產品的零距離設計配送,為海爾的高科技產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海爾開發區國際工業園的建設,實現了三個同步的目標,即分供方企業產品的研究與世界同步,產品的技術進步與世界同步,產品的配套與世界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