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在易漏層段鑽進時,在保證井壁穩定前提下,盡量降低鑽井液的密度,甚至使用設計鑽井液密度下限,有條件時,改用密度更低的微泡泥漿體係鑽進,但要調整好鑽井液的流變性,能夠有效防止井漏。
7、對靜止時間較長、觸變性大的鑽井液,下鑽時應采取分段循環的措施,防止出現高泵壓而蹩漏地層。
8、鑽進中發生井漏後,井口見返可持續鑽進,但要盡可能降低排量,盡量多的鑽開易漏地層。
9、當漏失層段長,漏失性質屬於微裂縫漏失或低破裂壓力梯度的滲透層誘導裂縫引起漏失:
A、漏失量不大時:
(1)、采用堵漏劑配製一定量的堵漏泥漿,將其泵入井筒後,這些堵漏劑會隨著鑽井液的漏失進入漏層,能有效起到堵漏作用。
實例:紅22-8井於鑽至井深78.82米發生井漏,漏失泥漿3.26m3,漏速9.78m3/h,當時鑽井液性能:密度1.30g/cm3,粘度56s,失水8ml。
處理經過:往井內注入密度1.32 g/cm3,粘度65s堵漏漿30m3,靜止堵漏後開泵循環正常。
還有切六-343井、紅24-7井井漏就屬這種情況。
(2)、井內無螺杆鑽具時,可采用承壓堵漏技術,即將堵漏漿以8-12L/s的排量泵入漏層位置後關井憋壓,靜止4-8小時,達到提高地層漏失壓力的目的。
實例:獅中58井鑽至井深1185.43m發生井漏,漏失鑽井液55m3,漏速:18m3/h,當時鑽井液性能:密度1.15g/cm3,粘度37s。
處理經過:泵入堵漏漿8 m3,關井蹩壓1.5 Mpa(打入堵漏漿1.2m3), 靜止堵漏6小時後循環觀察井口,井下恢複正常。
還有七56-33井、躍3325井在井漏處理中也用到了承壓堵漏技術,達到了一次堵漏成功的目的。
B、遇到大漏時:直接用水泥漿封堵。
實例:七新4-9井鑽至井深196米時發生井漏,強行鑽進至203.15米,車注水泥漿4.8方,鑽進至原井深未發現漏失,堵漏成功;該井鑽至井深491.77米時又發生井漏,強行鑽進至499.3米,車注水泥漿7.0方,鑽進至原井深未發現漏失,堵漏成功。
還有七新6-37井、N-4-5-3井井漏就屬這種情況。
四、結論:
1、柴西地區部分淺部地層岩性富含礫岩及砂礫岩,地表疏鬆,且有裂縫性屬易漏地層時,在該井段的鑽進施工中鑽井液密度及粘度、切力的控製是鑽井施工的重點,將鑽井液密度控製在設計的下限,可采用微泡泥漿,當漏失量較大時,直接采用車注水泥漿堵漏的方法,效果明顯。
2、柴西地區部分區塊由於長期注水和油氣開采,使原始地層壓力係統發生變化,造成在同一裸眼井段內存在多套壓力係數的現狀,往往形成欠壓、常壓、高壓等多套地層壓力係統,造成井漏的同時往往伴有噴、塌、卡等其它複雜,在鑽井過程中就要盡量簡化鑽具結構、優化泥漿性能,做好地層壓力和破裂壓力的預測工作,必要時還要做好停注泄壓工作,以實現安全鑽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