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實例探討水泥混凝土路麵麵層施工技術(1 / 2)

實例探討水泥混凝土路麵麵層施工技術

科學理論

作者:劉虎祥

摘 要:隨經濟發展,公路建設步伐日益加快,所以對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本文結合作者工作經驗結合工程實例,簡單闡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麵麵層的施工質量問題並提出了控製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公路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麵;施工技術;控製

1工程概況

廣東某公路全長55.207km,本工程主要工程量為厚度32cm的水泥混凝土路麵層835638.613㎡。

2路麵麵層施工技術及質量控製的探討

2.1主要原材料準備

2.1.1水泥

混凝土路麵板水泥采用標號不小於42.5的矽酸鹽水泥,水泥齡期3d抗壓強度大於22.0MPa、抗折強度大於4.0MPa。根據配製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耐久性和工作性選用適宜的水泥品種,根據工程條件和施工工藝選用散裝水泥。

2.1.2集料

麵層集料的要求,碎石備料按粒徑4.75~19.0mm、19.0~31.5mm、粒徑4.75~2.36mm,2.36mm以下的四種規格篩分加工出料。針片狀含量不大於15%,集料中小於0.6mm的顆粒必須做液限和塑性指數試驗,要求液限小於28%塑性指數

2.1.3水質

施工中所用的水進行水質檢測,分別對硫酸鹽含量、含鹽量、酸堿度、各類雜質等的技術要求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後方可使用。

2.1.4外加劑

混凝土外加劑產品的技術性能指標要達到設計標準。

2.1.5鋼筋

用於施工中的鋼筋品種要齊全,鋼筋各項指標要符合國家標準。鋼筋應順直,不得有裂紋、斷傷、刻痕、表麵油汙和鏽蝕。

2.1.6接縫材料

選用能適應混凝土麵板膨脹和收縮、施工時不變形、彈性複原率高、耐久性好的膨脹板。填縫材料應具有與混凝土板壁粘結牢固、回彈性好、不溶於水、不滲水、高溫耐久不擠出、不流淌等性能。

2.2麵層主要施工技術

2.2.1導線施工

滑模攤鋪機的高程和行進方向由導線控製。導線應是連續:無折點的直線,實際施工時導線應安裝在托架安放槽中,形成一個控製點。為保證路麵平整,各控製點必須保持一致,導線偏高或偏低都將導致路麵產生大的顛簸,形成微觀不平整。導線材料張力過小,會導致導線鬆弛,引起傳感器上下旋轉,機身和底板上抬,引起路麵局部顛簸,形成微觀不平整。導線被撞動或風吹動,使混凝混凝土麵層出現波動,形成微觀不平整。

導線樁的平麵坐標、導線的標高必須十分精準,尤其攤鋪機方向傳感器一側的導線樁必須使用全站儀逐一定位。導線樁打入下承層必須牢穩,從下承層至導線問的高度應控製在45~75cm,實際施工中以能通過鬥車為宜,不宜太高。導線要夠緊,張力不宜小於l000kN,建議現場配備拉力計,其長度不宜太長,300m左右為宜。

設置支撐樁(過渡樁)。攤鋪機的傳感器不可以在第一根和第二根導線樁之間工作,也就是有效樁的概念,即在有效樁之前必須設置支撐樁(過渡樁)。實測數據表明,不設支撐樁(過渡樁)時導線標高的誤差為3~4mm,有時甚至更大。導線樁被外界幹擾後,必須及時進行複測和糾偏。

攤鋪之前應進行相對標高的檢測,即以兩側量測好的導線為基準線,水平拉線,量測此水平線距下承層的距離,每個斷麵應量測至少3個點位以上,以此來推算攤鋪機攤鋪之後的麵板厚度。如此數據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則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

2.2.2攤鋪機施工過程

攤鋪機在施工過程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控製:

(1)混凝土的供應方麵。混凝土拌和、攤鋪不均勻,混凝土級配不均勻,水灰比控製不嚴,導致混凝土工作性能差,造成局部不平整,導致混凝土塌邊,形成宏觀不平整。

(2)混凝土的布料方麵。布料不均勻,出現過多堆料或虧料,則滑模攤鋪機在行進過程中左右搖擺,引起路麵不平整,而形成宏觀不平整;有時甚至會引起滑模攤鋪機爬高,鋪出的路麵不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