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 謝
寫完這本書,回顧起這兩年多的日子,許多同學和朋友無私的幫助、關心和支持,心中充滿感激。
俗話說,人微言輕。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鑒於我缺乏相關經驗,能力有限,自己操刀上陣,不但勉為其難,而且會給人班門弄斧的感覺。為了揚長避短,發揮比較優勢,我特意邀請友人撰寫相關話題。感謝清華大學顧海燕、中山大學林少建、英國諾丁漢大學楊明、深發總行梁家銘和高盛中國趙曉燕。這幾位友人,在受邀時慷慨應允,均樂意承擔這份繁瑣且無報酬的任務。值得一提的是,這幾篇文章幾經修改,他們也毫無怨言,多次和我溝通,使我頗為感動。這種難得的友情,對我是一種極大的鞭策。紅海人力集團董事長熊堅先生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為本書作序,讓我感到一種長輩的關懷。謹此一並致以衷心的謝意。
一稿完稿後,囿於知識結構和社會閱曆的不足,可能導致我看待問題不夠全麵、客觀,我先後邀請近十位朋友為本書把關。他們站在不同的立場,為本書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所以,我要感謝江門市委組織部的陳切、深圳邊檢的黃榮震、三甲金融的劉曉傑、汕尾農信的曾文芳、東莞時報的高靜寧、廣發總行的陳慧、武漢招行的肖書龍以及中山大學的陳敬複等人,他們為本書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提出許多針對性和可行性的修改意見。值得一提的是,陳切、黃榮震和劉曉傑對書稿逐字逐句進行批注修改、對結構體係進行有力整合、對敘述方式進行得當調整、對觀點思路進行全麵補充,他們三人對書稿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讓我感動。
在寫作的過程中,除了讓我體會到難得的友情外,也使我對生活的認識更加深刻。友人的幫助與支持,是一種無形的鞭策,驅使我不斷前進,不敢有任何懈怠。從某種意義上說,本書是集體結晶,非一人之作。沒有友人的幫助和建議,單憑我個人之力不可能完成這麼一部實用性強、指導價值高的新書。
新人出書,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雖說我有過出書經曆,然始終未成氣候,想給新書找到“婆家”,也並非易事。幾經周折,幸有知識產權出版社的編輯賞識,終於順利將書稿付梓出版。出版過程中,我要特別感謝本書的責編蔡虹女士,她以嫻熟的業務能力、高度的責任感和女性特有的細膩,不僅給書稿提出許多修改建議,而且樂意與作者溝通,能耐心聽取作者的訴求,令人尊敬。
最後,本書在寫作的過程中,參考了深圳圖書館、百度百科、維基百科、天涯論壇、應屆生求職網、QZZN公務員論壇等資料,一並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