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造卷 第八章 選課:課程選修有大用(1 / 1)

深造卷 第八章 選課:課程選修有大用

目前很多高校,尤其是重點大學,實行學分選修製度,賦予學生自主選修課程的權力。規定修滿要求的學分,考試合格的,方可領取畢業生和學位證。選修課分為專業選修課和公共選修課。專業選修課,屬於專業內的選擇,討論的價值不大,我們主要說說公共選修課。

學校所有的課程,都可以作為公共選修課進行選修,基於專業課程的難度,學生自然不會將專業課程作為選修課。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學生為了提高成績,將是否容易獲得高分作為選修課程的標準。從長遠上看,這是弊大於利的行為。

我們認為,既然學校賦予學生自主選修的權力,作為學生就應著眼於長遠,從就業的大局出發,著眼於職業選擇和現實可能,有針對性選修實用性的課程,而不能單純從是否容易得高分考慮。

如果想進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邏輯學、公文寫作、法理學、大學語文、公務員法、禮儀交際等應當入選。如果學校有開設專門的行測和申論等公考相關課程,直接選修即可。如果想進企業,則應修讀彌補本專業不足的課程。此外,兼顧選修擴大知識麵的課程。如中國書法、古玩藝術欣賞、景德鎮瓷業等,選修這些藝術類課程,有利於擴大知識麵,對企業麵試有一定的幫助。對於院係的專業課,了解往年的考試難度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考試不難,可以選修;如果考試很難,則可選擇旁聽。

總而言之,選修課程,不能單純考慮分數和興趣。要從當下實際出發、從就業大局出發、從有利於實現職業理想的角度出發。最後,對於實行選修製的高校,建議務必在大三下修完全部課程,保證大四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公考和求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