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博文(2 / 3)

(二)\t另外,娛樂電視不能被群眾牽著鼻子走,不能一味的迎合觀眾。電視需要娛樂,需要給觀眾輕鬆愉快的享受。但前提條件是這種大眾文化也應該有一定的審美要求,特別是要帶給觀眾以情趣、理趣的陶冶,使觀眾得到積極向上的鼓舞,以娛樂遊戲方式展示人生哲理,實現美學價值。

(二)電視娛樂節目的品牌化

(三)\t在眾多娛樂節目中,吸引觀眾並形成相對穩定收視群、保持相對穩定收視率的,往往是品牌化特征鮮明的欄目。品牌化是電視市場的潮流,沒有品牌九無以成名牌,整個電視市場的競爭就是節目品牌的競爭。要成為品牌,就要有以下特征:

1.\t首先要研究觀眾的心理需求。它的目標市場和市場定位必須非常明確

2.\t其次這個市場工程的思想性、藝術性、可見性都得非常過硬。離開了內在質量,品牌就不複存在。

3.\t顯著的品牌標識,鮮明的風格特征,與內容相得益彰的包裝。這些是電視媒體特點的必然要求,是電視文化的重要內涵。

4.\t一以貫之的品牌理念和支撐著一理念的持之以恒於是拘禁的創新精神及在觀眾中潛移默化的信賴感。

(四)\t注重藝術創新,多推新人新作

(五)\t雖然節目的品牌很重要,知名節目能擁有固定的觀眾群和較高的收視率。但

5.\t觀眾“喜新厭舊”的心理,更促使綜藝節目應該不斷地有新麵貌出現,否則再好

6.\t看、再好玩的娛樂節目,長時間不更新也會讓觀眾沒有新鮮感,也會變成平庸之

7.\t作,這時它就有被觀眾摒棄的可能。

i.\t其實娛樂電視節目也是一種藝術。而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藝術更需要不

8.\t斷地推陳出新,才能獲得觀眾的青睞。娛樂節目也是如此,如果在節目中加入一千觀眾沒有見過的因素,這種新鮮感必定會吸引觀眾來收看。當然,所納入的因素應該是積極健康的。

9.\t(四)樹立正確、健康的審美觀

(一)\t建立正確、健康的審美觀會讓娛樂電視擁有更長久的生命力。電視娛樂節目不能隻為了迎合觀眾的興趣而盲目的追求欣賞性的低俗藝術,而是要通過一種形式通過快感給人以啟迪和人生感悟。從而讓娛樂電視節目變成一種深刻而非膚淺、幽默而非油滑、輕鬆而非浮躁、健康而非媚俗的藝術,使它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中發揮出其他藝術形式不能導體的獨特作用。現在國內很多娛樂節目隻為了博觀眾一時之笑而降低自己的節目格調,這樣得不償失。如果以為用這種方法就可以取得觀眾的青睞,那是一種短視的行為。而且這種審醜熱伴隨著隱私熱已經給中國的娛樂文化帶來了不可忽略的影響。

10.\t電視節目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堅持與市場相結合,做出高優秀的、收視率高的節目,吸引廣告商的投入是最直接的、最有效的生存手段,然而製作者們也不能忽視電視做為公眾文化轉播載體而所肩負與恪守的社會道德責任。這兩者看似矛盾,其實一點都不矛盾,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係。關鍵在於我們自己的定位問題,把這些理清了就沒有什麼困難了。

(一)\t打造健康向上的節目品牌,提高節目的文化內涵

(二)\t品牌是任何一個組織所生存的根本。娛樂節目也一樣,有了品牌就有了知名度,這樣節目就會長久,就會有固定的收視群體。我們看台灣的綜藝娛樂節目,我們首先撇開它們的色情暴力、尺度太寬等缺陷不說,就說它們的品牌知名度,吳宗憲的《我猜》,小S\\蔡康永的《康熙來了》,還有《全民大悶鍋》、《國光幫幫忙》等,這些節目都是享譽兩岸三地的娛樂節目,知名度極高。有如此大的聲譽關鍵是依靠他們有精良的節目製作團隊,標準的節目定位,一體化的營銷模式。這些正是我們內地娛樂節目所要學習的。當然由於文化背景不一樣,節目的尺度不一,我們可不能學習他們過於開放的言談。有了品牌運作的模式,現在主要是提升節目的文化內涵,提高觀眾的文化水準。其實我們國內有些節目就已經做得很好了。就像央視的《幸運52》、《開心辭典》等將知識與娛樂結合起來,通過設置“家庭夢想”、“場外求助”等形式,將“知識就是財富”、“競爭與合作”、“親情與愛心”等正麵理念貫注到節目中,既能提升文化品格又能吸引廣告商的進入,可謂一舉兩得,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