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五十六的“未號計劃”(2 / 2)

不過,“未號作戰”計劃一出籠,就遭到日軍大本營軍令部的強烈反對,但山本根本不讓步。而就在這場爭論越鬧越大的同時,由太平洋艦隊上起飛的16架美式轟炸機偷偷對日本各主要港口展開係列轟炸。

雖然美軍的這次轟炸造成的損失不大,但這是日俄戰爭以來日本本土受到的第一次空襲,從天皇直至平民百姓無不驚恐萬狀,與太平洋艦隊決戰的呼聲甚囂塵上。

5月5日,永野修身奉天皇之令,終於批準實施“未號作戰”計劃。戰前準備也就此拉開帷幕。

根據“未號作戰”計劃,將有200多艘艦船參戰。其中有戰列艦11艘、航空母艦8艘、巡洋艦22艘、驅逐艦65艘、潛艇21艘以及作戰飛機7000餘架。

參戰艦艇消耗的燃油和航行裏程,都將超過和平時期日本海軍全年的耗油量和航行指標。山本把他的部隊分為北、中、南3個集團、5支大的戰術部隊。

其中,主力部隊由山本率領的“大和號”等7艘戰列艦、3艘輕巡洋艦以及21艘驅逐艦組成。其主要任務是全殲前來增援的美太平洋艦隊。

此外,南雲忠一率領“赤城號”等4艘航空母艦,261架飛機和2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以及11艘驅逐艦組成第一機動部隊,其主要任務是轟炸中途島,消滅該島及周圍的美國海空力量。

中途島攻擊部隊則由近藤信竹率領,有2艘戰列艦、1艘輕型航空母艦、2艘水上飛機母艦、8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24艘驅逐艦,以及15艘運輸艦船搭載5000人的中途島登陸部隊。主要任務是迅速占領中途島。

北方部隊擔負襲擊阿留申群島的任務,由細萱戌子郎率領,有2艘航空母艦、2艘重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6艘潛艇。任務是在對中途島進攻前攻擊阿留申群島,迷惑並牽製美軍,並且還要引誘美艦隊北上。

先遣部隊則是小鬆輝久率領的“香取號”輕巡洋艦和15艘潛艇。主要擔任作戰區的偵察與警戒,查明美軍艦隊的動向。

從兵力部署看,“未號作戰”計劃是過去“戰列艦萬能論”的產物。以戰列艦為主力,航空母艦作為支援保護戰列艦的機動部隊。

這實際上已犯了現代海戰的大忌。因為現代海戰中艦隊實力的決定性因素已經不是戰列艦,而是航空母艦了。單從這一方麵便不難發現:山本的這次進攻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