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對於上層社會的人來說,言行沒有小事
溫文爾雅的舉止,更富有人情味,所以也就更具有男人氣概。
2007年,在洛杉磯的一家律師行裏,身著高檔服裝的格林正在與自己的律師探討如何對自己的美國同行提起訴訟。
格林怒目圓睜,聲嘶力竭地指著助手嚷著:“快讓他給我起訴羅伯特,並限他在3個月內給我打贏這場官司,否則我可不會白白養這群飯桶!”然而3個月後,他的律師分毫不差地拿到了代理費,而格林的官司卻毫無進展。在休斯敦的另一家律師行裏,惱羞成怒的格林對助手說:“告訴他們,假如還像前麵那些飯桶一樣達不到我的要求,我就立即換律師。”
在雙方的聽證會上,格林常常罵聲連天,甚至與對方大打出手,以至於正常的程序無法進行。幾個月後,這位律師也離開了格林,但不同之處在於,這次是律師“炒了”格林的“魷魚”,氣急敗壞的格林大罵美國律師全都是笨蛋。然而事實是這樣嗎?
後來,他的助手回憶說:“我們的官司曠日持久,花費不菲,但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老板每一次粗暴的表現都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損失,他無法以一個卓越的、富有成就的企業家形象出現在律師麵前,而相對的,律師所給予他的也隻有消極與怠慢。”
格林的身份、穿著與言行大相徑庭,恰恰說明了人們慣於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外在包裝上,而忽視對個人內在修養的關照與提升。殊不知,內在修養比外在包裝更加複雜、全麵、深刻。格林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從而導致語言失當,行為粗暴。
優雅或粗暴的舉止絕非一朝一夕養成的。英國王室成員都是舉止優雅的紳士、淑女,這與他們從小就接受良好教育是分不開的。
在英國王室的曆史中,最為優雅端莊的女性莫過於伊麗莎白王太後。這位生於1900年的王太後出生於蘇格蘭貴族家庭,自幼接受了極為嚴苛的貴族式教育,從內到外都散發著貴族的氣質,而且終身保持著高貴端莊、嚴謹自持的完美儀態。
雖然我們不用掌握那些紛繁複雜的王室規矩,但是基本的能夠彰顯自身涵養的品質要自覺保持。試想,當一位美人靜靜坐在河畔的時候,會令人想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美好詩句,可是如果她轉過頭,開口是地道的方言,聲音暴躁地說出一連串粗俗的話,那真是大殺風景。
大哲學家培根說:“形體之美勝於顏色之美,而優雅的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如果一個人擁有優雅的談吐、大方的形體儀態,即使貌不驚人、默默無聞,也會讓人印象深刻。
研究發現,在人與人的交流過程中,有六成的信息是通過視覺傳遞的,三成是通過聽覺傳遞的,隻有不到一成的信息是通過語言本身傳遞的。可見,舉止在交流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西方的領導力訓練中,談吐是培訓的重要一環,其中包括語音上的音質、頻率,語言上的語氣、口吻、內容上的邏輯、禮儀,等等。
沉穩、誠懇、有力的談吐可以給人專業可靠的印象,而激烈、輕浮、華而不實的談吐則會令人心生厭惡,可見談吐對於一個人溝通能力的巨大影響。同時,恰到好處的幽默會讓交談雙方從“冷場”轉為“熱場”;充滿風度和氣質的語言,可以在短時間的會晤中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他人;善解人意的認同和讚揚,會令對方心生感激。
在生活中,一句適時的問候,會使人倍感溫馨;一句惡毒的譏諷,會使人心生厭惡。因此我們絕不能低估談吐所產生的影響。公共場合中,我們的任何舉動都被放大在公眾的眼睛裏,你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無不體現著你的修養,以至於人們習慣了用你的表現來評價你的修養,哪怕這有些以偏概全。但不能否認,你的內在確實會在一點一滴的生活細節中表現出來,進而影響到別人。修養好,人們自然尊敬你、愛戴你;修養不好,人們自然會討厭你、疏遠你。
【總統修型課】如何營造一流的談吐
1.常用敬語、謙語,體現的是一個人文化積澱的厚度和社會地位的高度。
2.上流社會中從來沒有嘈雜和喋喋不休。
3.發音含糊、口音濃重的語言是人際溝通的大敵,甚至會使自己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遭到懷疑。
4.交談時態度要誠懇、親切,這樣容易給對方留下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