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切隨緣,輕鬆享受健康快樂每一天(3 / 3)

神像回答:“我的名字叫雙麵神。我可以一麵回視過去,吸取教訓;一麵仰望將來,充滿希望。”

哲學家又問:“那麼現在呢?最有意義的現在,你注視了嗎?”

“現在?”神像一愣,“我隻顧著過去和將來,哪還有時間管現在?”

哲學家說:“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將來的還沒有來到,我們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現在。如果無視現在,那麼即使你對過去、未來了如指掌,又有什麼意義呢?”

神像一聽,恍然大悟,他失聲痛哭起來:“你說的沒錯,就是因為抓不住現在,所以古羅馬城才成為曆史,我自己也被人丟在了廢墟裏。”

人要學會在現時中生活。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所用的“現時”一詞,更加強調“現在”這一時間概念。現時生活是你真正生活的關鍵所在。細想一下,除了“現在”,我們永遠不能生活在任何其他時刻,你所能把握的隻有現在的時光,其實未來也隻不過是一種即將到來的“現在”。有一點可以肯定:在未來到來之前,你是無法生活於未來之中的。

有時人們不得不為將來而犧牲現在,采取這種態度就意味著不僅要避免目前的享受,而且要永遠回避幸福——將來那一時刻一旦到來,也就成為現時,而我們到那時又必須利用那一現時為將來做準備。這樣,幸福總是明日複明日,永遠可望而不可即。

現時,是一種難以捉摸而又與你形影不離的時光,隻有你完全沉浸於其中,才可得到一種美好的享受。因此,你應該充分享受現時的每分每秒,而不必去考慮已過去的往日和還未到來的將來。抓住現在的時光,這是你能夠有所作為的唯一時刻。

回避現時往往導致對未來的一種理想化。希望、期望和惋惜都是回避現時最為常見的方法。你可能會想象自己在今後生活中的某一時刻,會發生一個奇跡般的轉變,你一下子變得事事如意、幸福無比、財富無限;或者期望自己在完成某一特別業績——如大學畢業、結婚、有了家庭或職務晉升之後,你將獲得一種新的生活。然而,當那一刻真正到來時,你卻並沒獲得自己想象中的幸福,甚至有些失望。未來永遠沒有你所想象的那麼美好、如詩如畫,它也隻是一種將要到來的“現時”。為什麼許多年輕人婚後不久就哀歎生活與婚姻的不幸,其中不乏一個原因——他們曾經將婚姻和未來幻想得過於幸福美滿,而當這一切真正到來時,卻因為沒有珍惜而錯過了現時的快樂。

當然,如果生活中的某些方麵並沒有達到你原先的期望,你可以通過對未來的再一次理想化而將自己從低沉的情緒中解脫出來,但千萬不能讓這種惡性循環影響你的一生。因此,擁有今天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奢望未來,享受此時此刻

現代人總覺得自己的生活疲憊,無暇享受此刻美好的生活,這是因為大家總是擔心時間不夠,就像總是覺得錢不夠一樣。學習停下腳步,享受已經擁有的時間、金錢與愛是生活中重要的一課。

釋迦牟尼在沒有成佛之前,經曆過很多次的磨煉和苦修,從中領悟了許多人生的真諦。

有一天,釋迦牟尼要進行一次長途的跋涉,他因為急於到達目的地,便無視於路程的遙遠和艱苦,努力地趕路。

長途漫漫,釋迦牟尼累得精疲力竭,終於,眼看就要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了,他鬆了口氣。就在他心情放輕鬆的同時,他感覺到自己的腳下有一顆小石子磨得雙腳很不舒服。那顆石子很小,小到讓人根本不覺得它的存在。

其實,在剛開始趕路時,他就已經清楚地感覺到那顆小石子在鞋子裏,不斷地刺痛著腳底,讓他覺得不舒服。然而,他一心忙著趕路,不想浪費時間脫下鞋子,索性便把那顆小石子當做是一種修行,不去理會。直到這時,他才停下急切的腳步,心想著:既然目的地已經快要抵達了,又還有一些餘暇,幹脆就在山路上把鞋子脫下來,把腳下的小石子從鞋子裏倒出來,讓自己輕鬆一下吧!就在他低頭彎腰準備脫鞋的時候,他的眼睛不自覺地瞄向沿路的水光山色,竟發現它是如此的美麗。當下,他領悟了一個重要的道理:自己這一路走來,如此匆忙,心思意念竟然隻專注在目的地上,甚至完全沒有發現四周優美的景色。

他把鞋子脫下,然後將那顆小石子拿在手中,不禁讚歎著說:“小石頭啊!真想不到,這一路走來,你不斷地刺痛我的腳掌心,原來是要提醒我,慢一點走,注意生命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啊!”

如果天上的星星一生隻出現一次,那麼每個人都會出去仰望,而且看過的人一定都會大談這次經驗的莊嚴和壯觀。傳媒一定提前大做宣傳,而且事後許久還要大讚其美。星星果真隻出現一次,我們一定不願錯過其美,不過它們每晚都閃亮,所以我們很少抬頭望一眼天空。

正如羅丹所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不會欣賞每日的生活是我們最大的悲哀。其實我們不必費心地四處尋找,美是隨處可見的。

可惜的是,生活中的此時此地總是被忽略,我們無意中預支了“此刻的生活”。要充分享受生活,就一定要學會放慢腳步,讓自己停留在一個沒有過去,沒有未來,隻有現在的地方。當你停止疲於奔命時,你會發現生命中未被發掘出來的美;反之,當生活在欲求永無止境的狀態時,我們永遠都無法體會生活的“慢”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