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彎腰而行,漸入禪門(1 / 3)

第九章 彎腰而行,漸入禪門

難得糊塗祛機心

智慧禪鑰

《華嚴經》中有偈雲:“諸法無自性,一切無能知;若能如是解,是則無所解。”聖嚴法師解釋說:“世間一切現象沒有固定不變永恒的本質,也沒有一定不變永恒的真理。”

人們正是因為很難認識到這一點,或者即使認識了也很難從心底接受,以至於總是執著於自己的一腔信念,卻不知這個想法已經錯了。這種自以為是的聰明,反而會成為算不清的糊塗賬,莫不如去除雜質,於單純中得正道。

禪林雅苑

聰明是一種先天的東西,人們總是羨慕聰明人的智商,殊不知這種表麵的光芒不一定能令聰明人成功,在現實中也確實存在著眾多一事無成的聰明人。“聰明”這種天賦猶如水一樣,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

蘇東坡在其《洗兒》一詩中這樣寫:“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東坡對自己一生因聰明而受的苦真是刻骨銘心,以至於希望自己的兒子愚蠢一點,才能躲避各種災難。“機心”是人的痛苦之源,這正是聰明人蘇學士對後來人的忠告。

才智也有困窘的時候,神靈也有考慮不到的地方。正所謂難得糊塗: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摒棄小聰明方才顯示大智慧,除去矯飾的善行方才能使自己真正回到自然的善性。機關算盡太聰明,結果未必是好的。

孔子的徒弟子貢從南方的楚國返回晉國,經過漢水南岸時,看見一位老人在菜園中勞動。這位老人鑿通一條地道到井邊,抱著甕裝水過來灌溉,費了很大的勁,效果卻很差。

子貢說:“現在有一種機械,每天可以澆灌一百塊菜園,用力很小而效果很好,老人家不想要嗎?”

種菜老人抬起頭來看著子貢說:“怎麼做呢?”

子貢說:“削鑿木頭做成機器,後麵重前麵輕,提水就像抽引一樣,快得像沸水流溢。這種機械叫做槔。”

種菜老人麵帶怒容,譏笑子貢說:“我聽我的老師說:‘使用機械的人,一定會進行機巧之事;進行機巧之事的人,一定會生出機巧之心。機巧之心存在於心中,就無法保持純淨狀態;無法保持純淨狀態,心神就會不安寧;心神不安寧,是無法體驗大道的。’所以,我不是不懂得使用機械,而是因為覺得羞愧才不用的。”

子貢滿臉羞愧,低著頭不說話。

這個寓言意在告訴我們,一個人若在機巧之路上迷途不返,就隻會越走越遠,就像一個追趕自己影子的人那樣,自己跑得越快,影子也跑得越快,永遠沒有追到的一天。因此,一個人若想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必須祛除機巧之心,用“難得糊塗”的心態和真正的大智慧去麵對生活中的點滴。

眾所周知,在音樂的世界中,技巧很重要,但並不是最重要的,過多的花哨技巧隻會減弱情感的表達。人生也是如此,人人都玩弄聰明才智,隻會讓世界繁雜淩亂,絕聖棄智,才能樸實安然地生活。

一個皇帝想要整修京城裏的一座寺廟,他派人去找技藝高超的設計師,希望能夠將寺廟整修得美麗而又莊嚴。後來有兩組人員被找來了,其中一組是京城裏很有名的工匠與畫師,另外一組是幾個和尚。由於皇帝不知道到底哪一組人員的手藝比較好,於是就決定比較一下。皇帝要求這兩組人員各自去整修一座小寺廟,而這兩個組麵對麵整修。三天之後,皇帝要來驗收成果。

工匠們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種顏色的漆料,又要了很多工具;而讓皇帝很奇怪的是,和尚們居然隻要了一些抹布與水桶等簡單的清潔用具。三天之後,皇帝來驗收。他首先看了工匠們所裝飾的寺廟,工匠們敲鑼打鼓地慶祝工程的完成,他們用了非常多的顏料,以非常精巧的手藝把寺廟裝飾得五顏六色。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接著回過頭來看看和尚們負責整修的寺廟。他看了一下就愣住了,和尚們所整修的寺廟沒有塗上任何顏料,他們隻是把所有的牆壁、桌椅、窗戶等都擦拭得非常幹淨,寺廟中所有的物品都顯出了它們原來的顏色,而它們光亮的表麵就像鏡子一般,反射出從外麵而來的色彩。天邊多變的雲彩、隨風搖曳的樹影,甚至是對麵五顏六色的寺廟,都變成了這個寺廟美麗色彩的一部分,而這座寺廟隻是寧靜地接受這一切。皇帝被這莊嚴的寺廟深深地感動了。



李白詩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如果一個人祛除了機心,還生活本來的麵目,不必刻意追求什麼,他就能像李白詩中那朵出水的芙蓉一樣,美麗、潔白而無瑕。

我們存在於這個世界上,雖然由於各種各樣的因素,不能完全祛除機心,但也要盡量減少“機心”。祛除了機心,一個人就能保持內心的寧靜,就能顯現出一個人天真爛漫的情懷來。

上天暗笑我輩癡

智慧禪鑰

世間好比火焰,眾生的妄想顛倒,便像飛蛾撲火,不能自知,便不能於火海中覓得出路。聖嚴法師在解釋“世間猶如焰,妄想取世間;能斷世間想,則離三秒鍾”這一偈語時說,那些撲火的飛蛾,就像是世間的癡人,不能正確地判斷並評價自己,以至於把那烈火當成了光明的樂園。

禪林雅苑

佛經中常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但是倘若上天真的聽到凡人口中的這句話,恐怕隻會暗笑我輩的癡傻,正所謂“人類一思考,造物就發笑”。

人類自認為是萬物靈長,最受天地的眷顧,其實未必如此。天地並不一定厚待於人類而輕薄了萬物,隻是人類予智自雄,然而,人真得如自己想象般睿智嗎?

讀佛經時,一名弟子問佛祖:“您所說的極樂世界,我看不見,怎麼能夠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帶進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牆角有一把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