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喚醒心中的巨人(2 / 3)

我們去做某事的最佳時機就是當我們對成功非常饑渴的時候,這時自己內在的能量也處於非常強勢的狀態。如果我們在這時主動出擊,潛能必然會主動跳出來幫助我們。要知道,每一次拖延和遲緩,每一次在思想上的猶豫,都會消磨我們的決心,削弱我們的能量,甚至會帶來一些負向能量。這些負向能量往往會吸引來不好的事情,潛能自然不會被調動出來,這樣,我們離夢想與成功就會越來越遠了。

保持饑渴精神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在這裏教給大家一些強化自己對成功充滿“饑渴精神”的簡易小方法。每次練習15秒,每天重複3次,地點和場所均不受限製。

請集中注意力對自己說:

我渴望……

我需要得到……

我一定要做到……

一定要擁有……

當你堅定而大聲地喊出這些話的時候,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潛意識就會聽到你的這一召喚。在你的潛意識對這種強烈的“饑渴精神”做出回應的同時,也賜予你無窮無盡的潛能。你可以通過一次次地練習逐步強化自己與潛意識的溝通,在練習中讓潛意識更加迅速地對你做出回應。一旦你熟練地掌握了這種練習,那麼內在的潛能就會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

饑渴精神屬於每一個人,它可以激勵你積極向上,不斷地釋放內在力量,讓你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當你感覺到內心深處有一股不可抑製的能量蠢蠢欲動的時候,當你發現自己是那麼強烈地渴望去做某事的時候,當你的理想和自我意識發出無聲呐喊的時候,都是內在的潛能在呼喚你。你此時需要做的,就是積極主動地為它開創一條通往外界的道路,讓內在能量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從現在開始,每天強化自己對成功的饑渴感,不要讓這種正向的能量場衰弱,因為這個能量場將會讓你離成功越來越近。

打破沉悶的生活模式

潛能的繁衍需要不斷新生的空間,我們在一切舊事物的循環之中都無法捕捉到潛能的影子。唯有打破了此時沉悶的生活模式,我們才能為潛能打通一個出口。它會在全新的生活模式下源源不斷地釋放自身的力量,讓我們獲得最寶貴的能量。

某位推銷員在為自己的工作作總結時,將自己每天平均的訪問次數除以平均訂約的件數後發現,他的顧客訂立契約的概率很低,原因在於他在每次得到和大顧客訂約的機會時,總是因為畏縮或怠惰而喪失良機,而且他甚至從來沒有訪問過這些顧客。為了提升業績他開始思考自己的工作現狀及態度,決心改變現狀,積極地訪問可以訂立契約的大客戶並增加每天的訪問次數,努力爭取更多的訂單。此後,這位推銷員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5個月後,他獲得了比從前多5倍的訂單。

還有一位上班族,他每個月的收支都呈赤字,隻有靠著年終獎金才能勉強平衡,因此他整天悶悶不樂,覺得自己是一個毫無成就的人。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很久,後來有一天他反問自己:“為什麼別人賺得比我多?”仔細思考後,他得出了兩種增加收入的方法:第一,更加努力地工作;第二,做些副業以增加收入。他決定兩種方法同時進行。他對生活的重新規劃得到了回報,努力地投入的結果呈現在眼前:以前他每個月要為赤字而焦頭爛額,而現在,他終於有了為數不小的儲蓄。

故事中的這兩個人原本的生活可謂循規蹈矩,毫無作為。但是,自從他們改變了舊有的模式,打破了沉悶的生活後,內在的潛能因此被調動出來,極大地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如果生活過於沉悶,那麼你必然不會提起太大的興趣。這種毫無感覺的麻木狀態讓自身的能量場也如一汪死水一般,毫無波瀾,你身邊的能量場也隻是維持著以往的頻率運轉,無法讓你產生調動潛能的念頭;如果打破沉悶的生活,為其注入一些鮮活的元素,那麼你自然會被各種新奇的事物調動起來。你身邊的整個能量場也會隨之鮮活靈動起來,它的振動頻率也必然不會像平常一樣。潛能恰恰可以接收這種振動頻率,在這種頻率下,潛能才會被調動起來,釋放出強大的力量。

沉悶單調的生活阻礙了潛能的釋放,而這種生活同樣也會讓人們喪失鬥誌。與其終其一生尋找成功的影子卻碌碌無為,不如走出陳舊的生活模式,給潛能提供一個出口。不管你現在是學生還是上班族,不管你此時是否年輕,都可以從現在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讓深埋於心底的潛能蘇醒與繁衍。

打破陳舊必然伴隨著新生能量的誕生,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當你身邊一切舊有的負向能量全部被新生的能量替代時,內在的潛能也會逐漸蘇醒。當潛能意識到你想改變自己的生活,並且擁有獲得美好生活的決心與勇氣時,它就會竭盡全力地幫助你,讓你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他人助你尋回潛藏的力量

生活賜予我們各種各樣的事物,有些是我們喜歡的,有些是我們不喜歡的。我們喜歡某一些人,自然會與他們親近;我們不喜歡的那些人,會不自覺地遠離他們。而生活的公平性就在於,我們可以自己選擇。

於是,我們選擇了聽那些美好的語言、善意的提醒;對於有些不美好的聲音,則選擇了回避與遠離。我們充分地利用了自己可以選擇的權利,避開那不想聽、不想看的東西,殊不知,這樣隻會讓我們失去很多認識自己的能力。

要知道,他人是我們人生的一麵鏡子,因為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往往存在著局限,而其他人是站在另一個角度,也就是公正公平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所有優點與缺點,這樣的評價也自然少了許多偏頗。如果我們借助了“他人”這麵鏡子,就會發現自身更多的優勢,從而開發出更多隱藏的潛能。

心理學家約瑟夫和哈利一同研究出來的“約哈利窗”恰好給了我們一個提示:借助他人尋回潛藏的力量。約瑟夫和哈利將人類的內在能力劃分成四個區域,即:公開區域、隱私區域、盲點區域、潛能區域。通過字麵上的理解,我們可以輕鬆地懂得每一個區域的含義:公開區域就是我們自身與外界都看得見的能力;隱私區域毫無疑問的是我們自己看得見,卻不想讓其他人看見的能力;盲點區域是我們自己看不到,別人卻有可能在我們的言談行動發現的能力;潛能區域即是我們與外界都無法看到的能力。通過對這四種區域麵積大小的調試,內在的能量也會發生變化。公開區域越大,其他三種區域麵積就越小,人們所獲得的能量也就越大;隱私區域減小,盲點區域與潛能區域也會逐漸縮小,它們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就會越大。

我們從約哈利窗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他人看得見我們無法看見的盲點區域。如果我們能夠接受對方無論好壞的指點與意見,就會發現許多自己不曾注意到的能力。在他人的建議下,我們可以完善自己的不足之處,還可以調動起自己不曾發現的內在力量。可見,遠離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並不是最明智的做法。我們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與內在的潛能連接,其方法就是接納所有的意見。毫無疑問,我們公開的信息越多,他人掌握的有關我們自身的信息也就越多。

我們因為看不見自己的麵貌,才會從鏡子中欣賞自己。同樣的,當我們無法準確地衡量自己的能力時,也需要尋找一麵鏡子——利用別人對我們的態度和反應,來獲取正確的自我認知。潛能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一種能量,我們無法直接觀察,但可以通過我們的一言一行表現出來,因而,我們可以借助他人的注意力發現自身隱藏的能量。如果我們想讓內在的能量全部釋放出來,不妨多交幾位摯友,讓他們幫助我們發掘自身的潛能。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隻要是我們沒有發現的,都將是誘發潛能釋放的因素。

讓希望住進內心

每朵陰鬱的烏雲背後都有明媚的陽光,每個寒冬的身後都跟隨著旖旎的春光,無論何時都不要放棄希望,因為任何事物的背後都蘊藏著巨大的力量。

英國著名詩人莎士比亞曾說過:“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要時刻保持希望。其實這種方法很簡單,你可以總是抱著希望說“我希望自己能成功”,或是“我希望自己成為首屈一指的業務員”,而你希望的這些事情將會被你的潛意識所接納,並且調動內在的潛能來幫助你實現這些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