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喚醒心中的巨人(1 / 3)

第十二章 喚醒心中的巨人

人在身處逆境時,適應環境的能力實在驚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戰勝不幸,因為人有著驚人的潛力,隻要立誌發揮它,就一定能渡過難關。

——美國:戴爾·卡耐基

發掘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種子

在你的內心深處,沉睡著這樣一顆種子:在你沒有發現它之前,它一直安靜地住在你的心底,輕盈得像一根羽毛,或是一個剛出生的小嬰兒。而一旦你發現了它,並且竭盡全力地把意識的光芒照耀在它身上時,一切都變了!這顆種子以驚人的速度成長,伴隨著它成長的還有無法阻攔的巨大能量。一旦這顆種子衝出了你的內心,就會成長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從而給你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許有人已經猜出來了,沒錯,它就是潛能——隱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一股力量!一百多年前,一位哲人曾這樣說過:“給我一批孩子,我可以按照你們的要求把他們培養成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騙子、小偷……”他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了解了潛能的巨大作用。

潛能幾乎無處不在,與我們渾然一體。它既有有形的一麵,例如耳朵的特別聽力、眼睛的特別視力等;又有無形的一麵,例如第六感等。科學研究表明,一個普通人的大腦可以存儲50億本書的信息,而人們隻要發揮體內50%的潛能,就能掌握幾十種語言,獲得12個博士學位。由此可見,人的潛能是一種偉大而令人驚歎的力量。這種力量一旦爆發出來,將會給我們的生命充填無窮的能量。

卡爾·威特出生於19世紀的德國。他八九歲時就能夠熟練地使用德語、法語、英語、拉丁語、意大利語和希臘語這六種語言。不僅如此,他還通曉物理學、化學、植物學和動物學,而且特別擅長數學;他在9歲的時候考入了萊比錫大學,10歲時又進入哥根廷大學,13歲時發表《三角書》一書,14歲時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6歲時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同時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23歲時發表《但丁的誤解》一書,後來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並且一生都在德國的各著名大學授課。

也許有人說:“他是個天才!”恰恰相反,卡爾·威特在出生的時候被認為有些呆滯,他後來的成功全部來源於父親的教育方法。而這正驗證了前麵哲人所說的話,把一批相同的孩子培養成不同的人。他的父親之所以能把卡爾·威特培養成才,正是因為他巧妙地開發了卡爾·威特的潛能,尋找各種辦法來調動他的內在能量,因材施教,最終讓卡爾·威特的名字響徹世界!

潛能的開發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藝術。它不僅講求技巧與嚴謹的科學態度,也追求個性的發展。潛能的開發正是一個用科學的方法實現完美藝術的過程。愛迪生曾經說:“如果我們做所有我們能做的事情,我們毫無疑問地會使自己大吃一驚。”他提到的“所有我們能做的事情”,指的就是我們的潛能。潛能是存在的,而讓它無法發揮出功效的,正是我們對它的視而不見。所以,從現在開始,不要再對自己過去的無力感到悲觀與低落,因為那樣做會讓負向能量遮擋住潛能的光芒。你需要發掘出內心深處的這顆種子,並讓它在正向的能量場中迅速成長。

與自己的潛意識溝通

當你睡著的時候,心髒仍然會繼續有節奏地跳動,呼吸也不會停下,一呼一吸,讓你的血液吸取新鮮的空氣;你的消化係統、腺體分泌等都在一刻不停地運轉;當你在高談闊論的時候,腦海裏還可以想著另一些事;當你不斷地祈禱好事的時候,你的生活很快就會好事連連……

這一切都說明: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潛意識的真實反映,是我們潛意識中的各種思想和觀念,造就了現在的我們。心理學專家曾指出,如果將人類的整個意識比喻成一座冰山,那麼浮出水麵的部分就是顯意識,約占全部意識的5%,也就是說,隱藏在水麵下95%的意識都是潛意識。

人體內存在著巨大的潛能,而這些潛能就存在於我們的潛意識之中。要想發揮潛能的威力,我們就需要與自己的潛意識溝通,從而釋放出強大的內在能量。

墨菲博士曾說過:“我們要不斷地用充滿希望與期待的話,來與潛意識交談,於是潛意識就會讓你的生活狀況變得更明朗,讓你的希望和期待實現。”所以,不管你是否聰明,不管你的身份地位高還是低,也不管你的夢想多麼遙不可及,隻要懂得善用這股潛在的能力,任何人都可以實現自己的願望。

布洛克是一位銷售人員,年收入有2萬多英鎊,但在最近的三個月中,所有的門似乎都向他關閉了。他煞費苦心地與客戶談判,卻總是在最後要簽字的時候失敗,他說好像有鬼在跟著他,阻礙他,他認為造成這樣結果的是因為那個醫生。三個月前,有位醫生許諾要同他簽一項協議,但在最後的時刻那個醫生沒有遵守諾言。這使布洛克後來一直生活在恐懼中,害怕其他客戶也會這樣做。逐漸的,他變得沮喪、充滿敵意和心理扭曲,並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他總是認為,最害怕發生的事情終於發生了。但他後來意識到,問題出在他自己身上,他要改變這種心態才行。

“我相信自己的潛意識,它不知道什麼是障礙和困難。我生活在對最美好事物的快樂的期待中,我內心深處就是我思想的反應,我相信自己的潛意識無所不知。我的生活目標就是要提供最佳服務,祝福所有的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上帝的旨意,會產生最美好的結果。”每天早晨在工作之前,以及每天晚上在睡覺之前,他都堅持這樣想。不久,他的潛意識中就建立了這種新的習慣模式,他又開始像以前一樣,自信滿滿地做起生意,後來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

布洛克發覺了潛意識的力量,並積極利用自己的潛意識,最終獲得了成功,而我們也需要如此。當你響應了潛意識的召喚,就可以讓自己的生活向著所期待的方向發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心想事成”。

潛意識會依照你心中設定好的景象來構造真實事物,你一旦確定好了心中所想,潛意識就會接收到你傳遞的信息。如果你的潛意識中充滿了樂觀與積極,那麼你周圍的能量場也必然是積極的,而且它將會為你吸引來一切有利的積極因素;如果你的潛意識中充滿了悲觀與絕望,那身邊的能量場自然充斥著悲觀與絕望的能量,你的生活也會被這些負向能量所幹擾。

潛意識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它時刻引導著我們、激勵著我們,像一名默默奉獻的慈善家,盡職盡責地滿足我們的各種需求。潛意識是認識我們自身的渠道,也是一切偉大理想與抱負的源泉。因此,你需要與潛意識進行溝通,將自己的心願告訴它,並且為它指出一個正確而積極的方向。你可以調動起自身的潛能,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帶來無窮無盡的能量。

強化對成功的“饑渴精神”

一個人,要是有錢又不富有,不富有又有那麼一點錢,這似乎是最糟糕的事情。因為,這種狀況可能會消弭一個人的能量,讓惰性等負向能量占據身心。而如果一個人一分錢也沒有,整天餓著肚皮,那麼為了活下去,他就要不停地想辦法,想著怎樣才能混到飯吃,這樣,他的內在就會產生一種想要獲得美好生活的能量,從而讓他能盡快實現夢想,這就是“饑渴精神”。

饑渴精神最初指人為了一日三餐煩惱,從中深深感受到貧窮的滋味,進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賺錢欲望。後來延伸為廣義的精神上的饑渴,包括對金錢、愛情、成功,等等。隻有在這種饑渴的狀態下,我們才會為了填飽肚皮而奮發努力;隻有在這種饑渴的情況下,我們才能釋放出內在的積極能量,並運用它吸引來所有能讓自己獲得幸福的東西。一個人如果沒有饑渴精神,那麼他對任何事都不會抱有希望。潛意識接受了他的這種消極暗示,也自然不會為他調動潛能,更談不上改變他的生活了。我們隻要把對成功的“饑渴”作為日常狀態,把在這種狀態下產生的那種強烈願望作為自己走向成功的銳利武器,就可以調動內在的潛能,從而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讓自己更優秀、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