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這樣說過,所有人類的不幸,都源自無法一個人安靜地坐在房間裏。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中,寂寞總是不請自來:在幽靜的房間裏、在無人的曠野上、在灑滿夕陽的黃昏、在隻有蟲鳴的傍晚,寂寞像是一個從不遲到的士兵,總會在這些時候出現在你的周圍,讓你隱約地感受到寂寞的靈魂。你可能不習慣這樣的寂寞,也許沒來由地對它反感。但是這樣不僅不會讓寂寞離你而去,反而會讓它一直在你的身邊,直到把你吞噬。
如果我們不與寂寞抗爭,而是與它和平相處,那麼對於寂寞,你將會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寂寞的時候,生命會呈現出最簡單、最本真的樣子,整個空間中隻有你一個人,隻有你一個人的呼吸與心跳。你可以聽著掛鍾滴答滴答走動的聲音,可以聽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甚至可以感受到血液汩汩的流動與脈搏一起一伏的跳躍。它們都與寂寞相互呼應,在你的周圍緩慢地流淌,釋放著單純的能量。
正是寂寞為你創造了一個如此簡單明晰的環境,讓你能在寂寞中享受簡單帶來的生動與智慧。西方有位哲人在總結自己一生時說過這樣的話:“在我整整75年的生命中,我沒有過四個星期真正的安寧。”由此看來,寂寞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如果你此時擁有了寂寞,那你一定擁有了許多人都想追尋的夢想。
寂寞是一種難得的感覺,隻有在擁有它的時候,你才能靜下心來悉心梳理自己煩亂的思緒與生活。該簡化的簡化、該刪除的刪除,把生命中繁冗的東西全部除去,剩下的便是簡單。寂寞讓你有時間麵對煩亂的狀態,而你在享受寂寞的同時,又規劃了生活,簡化了內在與外界,讓心靈變得更加單純。
寂寞是一種使人成長的動力,隻有在你擁有寂寞的時候,你才能讓自己的心智成熟起來。它讓你有時間麵對成長,也讓你有機會思考人生。在寂寞的氛圍中,一切都歸於平靜,包括你的思緒,你能以最單純的思緒去考慮生活、考慮此時此刻。寂寞也是一種能量,一種平靜的、溫和的、不與世爭的能量。當你興奮的時候、快樂的時候,它從來不會爭搶你;而當你一個人的時候,它總會悄然地出現,像情人一樣伴在你的身旁。因此,請善待寂寞,因為它讓你的生活如此簡單,卻又如此明晰,讓你理清所有的紛爭與束縛,也讓你在單純之中獲得人生的富足。
讓心靈回歸最初的模樣
也許你已經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模樣:那時候你還很小,有一雙清澈幹淨的眼睛,一顆簡單純潔的心。那時你身邊的能量場雖然微小,卻一塵不染,你散發出微弱的卻又簡單的能量,任何人進入這個範圍,都會被你的單純所吸引。
隨著年齡的增長,外界的複雜開始“攻擊”你的內心,塵世的繁冗進駐了你的內心。那個最單純、最簡單的自我被你封鎖在體內,你不僅怕它被外界傷害,更不想讓自己以這種最簡單的樣子展現給他人。但是,這樣做隻能讓你逐漸被世俗所吞噬,讓本真的自己失去光彩。其實,你無須感到害怕,當你把強加在身體與心靈上的枷鎖撤掉時,本真的自己會為你建立一個最純粹的能量場,它可以讓你遠離一切外界的困擾,釋放生命中最純粹的能量。
豐子愷是我國著名的漫畫家、藝術教育家,被稱為我國美育教育的先驅。他總像孩子一樣生活,保持著一顆童心,所以,他的生活充滿了歡樂。他曾在《我與新兒童》一文中指出:“我覺得一個人的童心切不可失去。大家不失去童心,則家庭、社會、國家、世界一定溫暖、和平和幸福。所以我情願做‘老兒童’,讓人家去奇怪吧!”
豐子愷常常唱著小曲哄孩子睡覺;三筆兩筆畫幅畫引孩子們笑;和孩子們一起用積木搭汽車、造房屋;把小凳子擺成一排玩“開火車”;甚至和小女兒搶著看《新兒童》雜誌,一起討論裏麵的問題,玩裏麵的遊戲。這些普通的日常生活場景,都付諸豐子愷的心中、筆下,正是他讓自己的心靈回歸到了最初的模樣,才讓他在創作中神思飛揚。
可以看出,豐子愷對萬事萬物都有著深刻的愛。他用最簡單、最單純的心靈去看待世界,自然會獲得世界給予他的回報。明代的李贄寫過一篇文章叫做《童心說》,他說童心就是真心。的確,童心就是心靈最初的樣子,那個時候的心靈最幹淨、最簡單,它散發出的能量也最純粹。由此,我們能想到那些樂意幫助別人的人,他們都是用一顆最幹淨無雜的心靈去對待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當用這股最純粹的能量去做某一件事時,你所得到的回報也會是毫無雜質的。而這種單純的能量散發出去以後,勢必會得到一種同樣單純的能量,即內在的喜悅。
成人世界的規矩準則,是囚禁心靈的枷鎖。成年人的心靈沾染了世俗的色彩,他們將心靈囚禁在各種欲望與虛偽之中,心靈必然找不到最初的模樣。如果成年人用這樣的一顆心去嗬護孩子,想必那顆童心也會慢慢失去了簡單的色彩。要享受簡單生活的愜意,首先就要讓心靈回歸單純。用單純的心靈去嗬護身邊的人,才能讓這種簡單而純粹的能量無限地傳遞下去,最終讓世界充滿力量。
心靈如朝露,天然純淨,不曾被世俗汙染,因而彌足珍貴,但也容易破碎幹涸。我們隻有停止對世俗的迷戀,與最本真的自己連接,才能讓心靈擁有最單純的形態。隨著我們的成長,原本那微弱的能量場也會隨之慢慢增長,蓄積純粹的能量,從而讓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寶貴的力量。
停止一切批判與自責
若要生活簡單,就要停止批判。因為批判與自責都會讓生活陷入浮躁的氣氛,在這種氣氛中,所有的事情都會變得複雜,所有的能量都會互相撞擊與幹擾,從而讓我們的生活混亂不堪。我們無須批判抗拒什麼,因為生命本來就是單純美好的,而我們活著的意義就是享受這種單純與美好。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張白紙,很簡單、很純粹,而我們手中都握有一支畫筆,五彩繽紛。有人心情煩躁時,就隨意在白紙上畫上一條線,也許是直的、也許是彎的、也許是亂糟糟的一團;有人遭遇挫折時,在上麵又畫上些特殊的符號,可能是一個簡筆畫,也可能是一個圓圈。久而久之,生命便失去了它本來的幹淨與簡單,被一些我們自己畫的東西弄得髒兮兮的。如果我們停止了對外界的批判,不再對自己自責,那麼這張白紙上就會少了許多痕跡,生命也會恢複簡單的狀態。
一位聞名遐邇的老人被電視台節目主持人作為特邀嘉賓邀請來參加活動。她確實是一個非常讓人尊敬的老人,她的講話完全沒有經過特別的準備,更沒有經過任何排練。這些話與她的個性是完全一致的,她精神極好、容光煥發、充滿快樂。無論她想說什麼,她都毫不掩飾,而且思維敏捷,她的機智幽默,讓觀眾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