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從習慣中升華(1 / 3)

第九章 從習慣中升華

人應該支配習慣,而絕不能讓習慣支配人,一個人如果不能去掉他的壞習慣,那簡直一文不值。

——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習慣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古羅馬詩人奧維德曾經說過:“沒有什麼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任何人都有各自的習慣,甚至可以說,人就是一種習慣性的動物。習慣總是不知不覺地滲透進我們的生活,無論我們接受與否,它們都會不請自來。

無論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是一種力量,因為它們存在於生活中的各個方麵,影響著人們的每一個行動與思想。小到我們幾點起床、幾點睡覺,會不會經常通宵;大到我們對工作的態度,是全力以赴還是拖延,是勤奮還是懶散。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隱藏著習慣的身影,包括刷牙的姿勢、走路的快慢以及說話的語速。有研究表明,人們日常活動的90%都源於習慣與慣性。可見,習慣有著多麼大的力量,完全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我們生活的方向。

1873年,美國發明家克利斯托弗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打字機,鍵盤完全是按照英文字母的順序排列的。慢慢的,他發現打字的速度一旦加快,鍵盤就很容易被卡住。他的弟弟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建議他把常用的鍵符分開布局,這樣每次擊鍵的時候,就不會因為連續擊打同一區域而卡死。經過這樣不規則的排列後,卡鍵的次數果然大大減少了,但同時打字速度也減慢了。在推銷打字機的時候,在利益的驅動下,克利斯托弗對客戶說,這樣的排列,可以大大提高打字速度,結果所有人都相信了他的說法。現在,人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鍵盤布局,並始終認為這的確能提高打字速度。

一百多年來,人們早已習慣了以這種順序排列的鍵盤,當我們快速地敲打著鍵盤時,卻沒有想過原來還有這麼一段故事。國外一些數學家經過研究得出結論,目前的排列是最笨拙的一種,憑借目前的技術,已經解決了卡鍵問題,可現在出現第二種順序排列的鍵盤似乎不太可能,因為人們都習慣了現在這種排列的鍵盤。可見,在強大的習慣麵前,科學有時也會變得無用。

習慣從一個小小的種子開始,在我們的生活中破土而出、茁壯成長,最終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無論這棵樹是筆直挺拔,還是腐朽枯萎,都在我們的人生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例如時間觀念,假如我們習慣於守時,那麼這個習慣一定能讓我們經常遵守約定的時間,或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如果我們習慣於拖延,那麼這個習慣就會我們你常常遲到,或是工作拖拉懶散。可見,我們養成的習慣無論好壞都具有很大的能量,因而也會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

每一天,我們都會遇到相同的或者不同的挑戰,挑戰來臨的時候,我們便用慣有的行為去應付。習以為常的時候,我們的腦袋便形成了習慣,有些習慣變成了腦袋的機動反應。在習慣形成了之後,它便在我們的行為中固定下來。因此,我們需要認識到習慣帶給自身的巨大力量,並從一個微小的念頭開始,讓自己建立起正確而積極的習慣。唯有掌握了這一點,才能讓習慣在生活與工作中為我們帶來最大的幫助。

踏上自我轉化的旅程

大多數人都懂得轉化的道理,卻並不懂如何實現自我轉化。我們有時候會習慣於被動地接受事物,頑固地相信幸福會突然降臨,其實,這樣的習慣隻會讓生活毫無變化,幸福與美好的事物也不會光臨我們。唯有改變被動的生活習慣,踏上自我轉化的道路,才能讓內在的能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從而讓生命的質量得以提升。

1979年,鍾彬嫻以優異的成績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當時她決定在零售業鍛煉一段時間,然後再進入法學院學習法律。她認為,零售業的經驗將對她的法律學習有很大的幫助。零售業的經曆可以培養悟性,鍛煉自己的臉皮與耐性。於是她加入了魯明岱百貨公司,成為一名管理培訓人員。

鍾彬嫻在與客戶打交道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工作的艱辛,但她沒有放棄,而是決心在工作中開拓自己的人脈。

幸運的是在魯明岱百貨公司,鍾彬嫻遇到了公司首位女副總裁萬斯。萬斯自信機智,講話清晰有力,進取心強。鍾彬嫻意識到,要想在相互搏殺的商業社會裏脫穎而出,就必須擺脫亞洲人慣於服從的特性的束縛。於是,為了向萬斯學習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技巧,鍾彬嫻像對待老朋友一樣對待萬斯,用心交流,真誠互動,並很快取得了萬斯的信任,讓她心甘情願充當自己的職業領路人。

“有些人隻等著機會來臨,”鍾彬嫻說,“我不這樣,我建議人們要抓住能帶你飛翔的人的翅膀。”在萬斯的幫助下,鍾彬嫻在魯明岱百貨公司升遷很快,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她已成為銷售規劃經理、內衣部副總裁。

後來,鍾彬嫻開始兼任有著110多年直銷曆史的雅芳公司的顧問。在雅芳,鍾彬嫻卓越的才華和強大的人脈拓展能力吸引了雅芳CEO普雷斯的注意。七個月後,鍾彬嫻正式加盟雅芳公司。

在不斷前進探索的過程中,鍾彬嫻一步步走向成功。在人生的路口,她沒有被動地等待,而是主動地改變,通過一次又一次主動尋求機遇,最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的故事告訴我們:沒有哪個機遇會輕易地降臨在某個人的身上,它會散落在不容易被發現的角落,唯有你主動去尋找,並且培養自己主動尋找的能力,才會在生活的瑣碎中尋到它們的身影。

我們不應該養成被動等待、被動接受的習慣,因為被動無法獲得來自宇宙的力量。試想一下,我們如果消極地等待著幸運降臨,那麼自身的能量場就會產生消極的能量,它能吸引來的隻能是同樣消極的事情,讓一切積極美好的東西都難以靠近我們。宇宙聽不到我們強烈渴望美好生活的願望,自然不會賜予我們改變生活的力量。其實,我們隨時都可以改變自己的習慣,因為對於我們來說,每一秒都是新的開始。當我們主動出擊,向宇宙喊出心願時,宇宙一定會聽到我們的呼喚,賦予我們改變人生的力量。

從習慣回憶的羈絆中解放出來

有人說,生活是無法重演的戲,縱使千百次地回憶也無法將過去一筆勾去,所以我們不能總是沉浸在對過去的回憶裏,遲遲不前。過於沉溺於過去,就會成為今天的羈絆,讓明天依舊遺憾今日。聰明的人,不問過去,他們會做好今天,讓每一個今天都充滿意義。

人們習慣把心思停留在過去,因為過去的某段時間中存在著令自己欣慰的事情,例如某段輝煌的過往、某段甜美的愛情。但是,這種習慣往往讓人無法逃開回憶的魔咒,總是被過去糾纏。人是無法停留在過去的,即便你的心思留在那裏,但你的人在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