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精心設計謀遼東(2 / 2)

楊廣“哦?”了一聲,道:“朕想憑借文治武功,揚名海內,威震夷狄,這還有這麼多不妥?”

宇文承都點了點頭,不急不緩的說道:“陛下請聽微臣細言。由天時而講,高句麗位於遼東,苦寒之地,若要作戰,非盛夏而不可。然此時已近十月。陛下若是一紙詔書,聚天下府兵良將,至多也就兩月,介時彙齊人馬,正是至寒之時,自然多有不便。”

楊廣“嗯”了一聲,道:“不錯,這也是我心急,此事來年開春再說也不遲。”

宇文承都搖了搖頭,道:“依舊不可。陛下,馳道雖開,卻尚未竣工,而且,通濟渠雖通,卻針對京師,而不便運糧於北地。《孫子十三篇》有雲:‘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裏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若是不能保證後續緇重源源不斷的補給,那麼,也萬萬不可興全國兵力……”

楊廣連連點頭,道:“繼續說。”

宇文承都點了點頭,道:“燕王羅藝,統冀州東北九郡之地,手下十萬雄兵,為大隋東北屏障。對突厥、高句麗一向約束力極大,所以到時候大軍聚集而後屯兵,必在冀州東北。而且此地離遼東最近,兵家必爭之!但也請末將說句不客氣的話,如今冀州東北九郡,全是燕王自行管轄,要想他用這九郡的緇重來養活舉國之兵,隻怕……就算是他養的起,我想他也不願意養!”

楊廣點了點頭,道:“羅藝依仗自己勢力,素來不服朝廷,聽調不聽宣,卻也動不得他,更是朕一塊心病。朕倒是想,可不可以趁著這次征高句麗,將那羅藝老兒手下的精兵一起收編了?”

宇文承都一聽楊廣要收編羅藝的精銳,連忙要叫好,卻突然驀地裏一個冷戰,又連忙搖了搖頭,道:“陛下,這先不忙說,怎麼一起用勁對付高句麗才是正道。”

楊廣點了點頭,道:“不錯,承都,你接著說。”

宇文承都道:“所以這緇重的問題,還要靠咱自己解決!臣記得,當年三國時,魏武帝曾開白溝與平虜渠,倒是與通濟渠相去不遠,若是將之加以疏通引用,臣想,就是直達涿郡也不是什麼難事。再有此渠道,那緇重什麼的,也好辦的多。”

楊廣眼前一亮,連連道:“不錯,不錯!”

宇文承都又搖了搖頭,道:“不過,陛下,臣還有句話,近幾年做的事情也太多,我怕再這麼急促開鑿渠道,百姓快要負擔不起了。”

楊廣瞬時臉色陰沉了下來,卻是點了點頭,道:“的確,是朕太急了。不過,此事不牢你費心。”

宇文承都剛想說什麼,見楊廣這副神情,知道不好勸阻,隻得搖了搖頭,道:“陛下,這最後一點,也是重要。自古大國出兵,不可師出無名。而今高句麗隻是妄動,卻還沒有正式擺出要與我大隋為敵的架勢,所以,此事,還需從長計較。雖不說等著別人打到家裏再出手,但卻不能先下手!”

楊廣“嗯”了一聲,道:“知道了。還有別的話麼?”

宇文承都搖了搖頭,道:“關於與高句麗交兵之事,也就這麼些了。”

楊廣點了點頭,道:“好,若是無事,就暫且退下吧。此事頗費腦子,朕還要自己一個人好好靜靜,好好想想。”

宇文承都微微“嗯?”了一聲,忙把眼光看向宇文述。卻見宇文述隻是搖了搖頭,然後看著自己,眼光又往外瞧了一瞧。

宇文承都會意,隻得說了一聲:“那既然如此,臣告退。”說罷,便轉身往外走去。

楊廣抬起頭來,看著宇文承都緩緩走出,不由得搖了搖頭,接著看向宇文述,道:“許國公,你還有事?”

宇文述笑道:“不是我有事,是承都有事。”

楊廣苦笑一聲,道:“你們父子倆真有意思。我說了。若是無事,就暫且退下。想不到他這有事的跑了,你這沒事的倒在這兒做的安安穩穩的。”

宇文述道:“承都也想留下,隻不過,這件事他抹不開麵子,不好意思說,隻得交給我這個老頭子了。”

楊廣“嗯?”了一聲,道:“這天底下還有承都不好意思說的事?”隨即轉念一想,道:“能讓他不好意思說的,是不是看上哪家姑娘了?”

宇文述倒是不想他竟然一語中的,頗顯尷尬的說到:“陛下真是明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