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聽宇文述“哈哈”一笑,道:“都督有使虎威,可不要嚇壞了我的義子!”說著起身離座,走到霍霆身旁,將霍霆扶起,緩言道:“此後遂義父,叫宇文承都,也不叫霍承都了,以免顯得生份。”
霍霆搖了搖頭,道:“祖上姓氏,怎能就此換了?還請義父見諒。”
宇文述笑道:“傻孩子,宇文承都就是霍霆,霍霆就是宇文承都。名字雖是換了,你還是你,骨子裏、血肉裏,你還是你!”
於是霍霆便換名為宇文承都,躋身於宇文述麾下。而魚俱羅回秦嶺後不久,思及塵世故人,特地入世一番,轉而北上,助楊素一道北伐突厥後悄然無息的隱匿回秦嶺。
卻說十年前南陳平定,得州三十,郡一百,縣四百。楊堅下詔,將建康城邑宮室,一並平蕩,用以耕墾。再令楊廣班師。
回朝後,楊堅論功行賞,以楊廣加為太尉,楊素督造戰船有功,進楊素爵為越國公,蒙蔭其長子楊玄感為儀同三司,次子楊玄獎為清河郡公;賜財物萬段,粟萬石。以賀若弼奇計迷惑陳軍,功頗大,賜物八千段,加位上柱國,進爵宋國公。仍各加賜金寶及陳叔寶妹為妾。以韓擒虎身先士卒,五百甲士破城,遂進擒虎位上柱國,賜物八千段。有司劾擒虎放縱士卒,淫汙陳宮;坐此不加爵邑。
再後任命秦王楊俊為揚州總管四十四州諸軍事,出鎮廣陵。晉王楊廣回並州鎮守。
開皇十年,江南亂民又起,遂再以越國公楊素為元帥,大將史萬歲,來護兒為總管南下平定。後以並州總管晉王廣為揚州總管,鎮江都,複以秦王俊為並州總管。
史萬歲率眾二千,自婺州別道逾嶺越海,攻破關隘險阻,不可勝數。前後七百餘戰,轉鬥千餘裏。楊堅聞之嗟歎,賜史萬歲錢十萬。繼而遣晉王楊廣鎮揚州,用以安撫江南百姓。
楊廣臨行之前,又特地請令,教褒國公宇文述任壽州刺史,與自己一路南下,楊堅一概同意。
而就此緣由,宇文述與楊廣因為一件事結成好友,同時也改變了天下的運勢。開皇一十九年,一日,楊廣宴請宇文述。
酒間,楊廣故意多飲了幾杯,於是喟然長歎道:“這些好時光,卻不知還能撐得多久。”
宇文述外號”小陳平”,自是聰穎非凡,隻聞楊廣一語,便聽出其深意。當下卻是不動聲色的問道:“晉王青春正盛,又兼一地長官,何來憂患。”
楊廣見宇文述此狀,遂笑道:“宇文大人安的不知?”
宇文述依舊不動聲色,說道:“還請晉王示下。”
楊廣笑了一聲,當即摒退左右,道:“那好,也就不與你打哈哈。我所擔心的,無非是君臣之事。”
宇文述笑道:“晉王多慮了,聖上與皇後最喜王爺您,滿朝文武都是知道的。這有何擔憂?”
楊廣搖頭道:“也不知你是真不明白,還是裝糊塗。父皇母後雖偏愛我,但卻有個名分隔著。終究父皇百年之後,還是大哥的天下。到時候我豈不尷尬?”他頓了一頓,隨即憤憤不平的說道:“大哥不過是有了個嫡長子的名分,論威望,論本事,他哪樣比得上我?可我終究要對他麵北而事之。他若講兄弟情麵,我日子還過的起,但若是為絕後患,隻怕這顆項上人頭,也保不住了。一旦想起此事,不禁令人好生不服。”
宇文述笑道:“此事說容易倒也容易,說難為也是難為,隻不過要看晉王你自己的意思和膽量了。”
楊廣”哦?”了一聲,道:“宇文大人,你難不成不成早已經有了想法?”
宇文述點了點頭,道:“然也。如今隻要晉王你有決心,我便又八成的把握。”
楊廣聽罷,不由得眼前一亮,忙道:“君為計將安出?”
宇文述道:“皇後素來奇妒,最見不得男人三妻四妾。而太子卻是群美隨身,故而,這第一條對策,便是晉王您把持住自己的欲念。好叫皇後對您喜上加喜,對太子惡上加惡。此計,您可依得?”
楊廣笑道:“這有何難,依得依得。”
宇文述道:“第二件與第一件確是差不多,聖上素來節儉,看不得臣子王爺們鋪張浪費。前昔,太子以玉文飾自己的一件蜀鎧,聖上聞之大怒而斥責之,對太子也有了半分不喜,故而晉王您要做的,便是簡樸度日,好叫聖上心歡。”
楊廣道:“這也依得。”
宇文述又道:“第三,便是愛民如子,管的一方好政績,勝過太子在聖上身邊所幹出的業績。這一點,對於晉王可謂如探囊取物。”
楊廣道:“不錯,這是自然。”
宇文述眉頭一皺,道:“至於這第四點,卻是最難辦……”
卻不知宇文述要說什麼難辦,後文自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