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摒棄意誌減退2(2 / 3)

6.受到不公平待遇時,即使自己有道理或有權利申辯,仍忍聲吞氣,避免與人衝突。

7.經常怨天尤人。

8.以潑冷水或者挑刺的手法來拒絕接受某項任務。

9.懷疑健康有問題,卻不肯去檢查身體。

10.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而以工作乏味掩飾。

11.新想法很多,卻從不付諸實踐。

陽光氧吧

雖然有些人愈忙愈起勁,要在限期內才能發揮最高效率,但大多數人都願從容不迫地完成任務。如要心想事成,需要形成有係統的工作程序,相信下列提議對你會有幫助。

1.記錄痛苦經驗

人通常是健忘的,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應把趕工時的痛苦經驗(手心出汗、麵紅耳赤、頭昏腦漲)記錄在案頭記事冊上,時刻警醒自己。

2.分析生活壓力

工作或其他生活通常都有“旺淡時期”,有時忙得要死,有時較為輕鬆。假如長期覺得心力交瘁,應重新編訂工作程序,及早完成既定任務,騰出時間應付突發或艱巨的任務。假如仍沒有改善,應考慮改變做事方式。

3.列出兩套學習計劃表

無論工作或私事,大致上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要在指定時間內辦理的,例如開會、定期體檢等;另一類則可以隨時辦理。大可把這兩類事情記錄在案頭日曆或記錄冊內,以免忘記辦理。這些記錄隻是提示,並非金科玉律,應學會因事製宜。

同時,做好每日的工作計劃。將當日要做的事情列在記事冊的好處是能幫助你有條不紊地工作,當然要準時;而自由支配的時間可辦理一般事務。要謹記一點,工作計劃不要定得太緊密,否則會弄巧成拙,使自己忙得不可開交。應盡量安排時間休息,以鬆弛身心。

4.勇敢邁出第一步,並堅持到底

萬事開頭難,可是踏出了第一步便不再如想象中那樣困難。其實凡事拖延的成因,除了有行動滯後的特點外,無非是恐怕失敗或顧慮,導致不能盡善盡美,因此消除恐懼的辦法是將任務化整為零,按部就班處理自會事半功倍。完成一部分後會信心大增,鬥誌將更旺盛。

心靈茶坊

生活中的每一分鍾都是寶貴的

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病危的人迎來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分鍾,死神如期來到了他的身邊。在此之前,死神的形象在他腦海中幾次閃過。他對死神說:“再給我一分鍾好嗎?”死神回答:“你要一分鍾幹什麼?”他說:“我想利用這一分鍾看一看天、看一看地。我想利用這一分鍾想一想我的朋友和我的親人。如果運氣好的話,我還可以看到一朵綻放的花。”

死神說:“你的想法不錯,但我不能答應。這一切早已留了足夠時間讓你去欣賞,你卻沒有像現在這樣去珍惜。你看一下這份賬單:在60年的生命中,你有近20的時間在睡覺;剩下的40多年裏你經常拖延時間;曾經有10000次感歎時間過得太慢,平均每天一次。上學時,你拖延完成家庭作業;成人後,你抽煙、喝酒、看電視,虛擲光陰。”

“我把你的時間明細賬羅列如下:做事拖延的時間從青年到老年共耗去了36500個小時,折合1520天。做事有頭無尾、馬馬虎虎,使得事情不斷要重做,浪費了大約300多天。因為無所事事,你經常發呆;你經常埋怨、責怪別人,找借口、找理由、推卸責任;你利用工作時間和同事閑聊,把工作丟到了一旁卻毫無顧忌;有時還呼呼大睡,或者和無聊的人煲電話粥;你參加了無數次無所用心、懶散昏睡的會議,這使你睡眠遠遠超出了20年;你也組織了許多類似的無聊會議,使更多的人和你一樣睡眠超標;還有……”

說到這裏,這個病人就斷了氣。死神歎了口氣說:“如果你活著的時候能節約一分鍾的話,你就能聽完我給你記下的賬單了。哎,真可惜,世人怎麼都是這樣,還等不到我動手就後悔死了。”

是啊!生命中的每一分鍾都是寶貴的,隻有珍惜現在,活在當下,不在拖延和無聊的活動中虛擲光陰,你人生的時間賬單才會有意義。

遠離懶散,讓自己動起來

世界上隻有一個怪物,就是懶漢。

——卡萊爾

灰鏡頭

據報道,2003年1月18日晚,寶雞市公安局金台巡警大隊的巡警在街頭值勤時,發現了一名被凍得渾身哆嗦的小男孩蜷縮在街頭一商店門口,遂將他帶回大隊。從孩子口裏得知,他今年12歲,沒有上學,家就住在寶雞市區,離家出來已經快一個月了,白天撿瓶子賣錢,晚上就躲到一些小巷子裏熬夜。當巡警們問他想不想回家時,孩子說很想回家,但怕挨打!而據收容所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孩子此前已5次被送進收容所。

隨後,警方將這個少年送回家,卻找不到他的父母。周圍的鄰居反映,這個孩子的父母平時比較懶散,日子也過得十分拮據,對孩子更是談不上教育和管理。

心理解惑

由於父母的懶散,導致孩子的悲慘遭遇,這不能不讓人義憤填膺。

懶散是一種意誌減退的心理現象,在社會上普遍存在且危害很大。

懶散使人過早衰老。由於懶散,心髒搏血量小,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身體各部分對氧和營養物質的需要,體內代謝產物不能有效地排出,從而加速了衰老的進程。

懶散使體態蠢笨。現代化設備使家務勞動強度大幅度下降,走路的機會也愈來愈少,往往一天中有幾個小時坐著,致使四肢瘦弱而臀腹肥胖臃腫,破壞了健美的體形。

懶散使人身體虛弱。缺乏運動的人心髒功能是虛弱的。如果讓一個健康人在床上躺一個月不活動,身體會虛弱得如同大病初愈,連走路都會搖晃。

懶散引起各種各樣的生活和社會問題,比如父母不管教孩子,工作沒有責任心等。

陽光氧吧

懶散的習慣是人身心健康的大敵,一旦陷入懶散狀態,對一個人的工作和學習都會造成莫大的危害,因此必須加以克服。克服懶散需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和明確的生活目標,在此基礎上,需做到如下幾點:

1.生活要規律

生命活動是有規律進行的,一個人起居有常、三餐適時、勞逸適度是身體健康的保證。懶散之人往往散漫成性,生活雜亂無章,睡無時、食無量,身體各係統的功能活動很難與如此多變的環境相適應,久而久之,身體健康會受到摧殘。

2.經常做一些運動

健身房遜色於日常勞作,去健身房運動有時間、地點的限製,還要花費錢財,動作往往是單一機械地重複,不利於開動腦筋,既單調乏味又難以長久堅持。日常勞作多種多樣,多需心眼手足一起活動,健身又健腦,且通過勞動還創造了美好的生活,自有一份收獲的欣慰。這些良性刺激都有助於人的健美。

3.多做些家務勞動

家務勞動除了能健身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夠追求親情之樂趣。在閑暇的時候可以和家人一起油漆房子,一起修汽車、釘狗房子,冬天可以一塊兒掃雪。這些勞動不僅可以鍛煉你的身體,也會增進和家人的感情。

為了自己的健康快樂與長壽,也為了家庭的美好與幸福,每個人都必須有健全的心態、清醒的頭腦和各自不同的鍛煉方法,來抵禦禍害現代人健康的元凶——懶散。

心若在,愛就在

愛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藝術。

——弗洛姆

灰鏡頭

小呂,江蘇人,1998年畢業於北京某大學,之後一直在中關村工作,做的是IT行業。工作4年了,一直是做程序員工作,他很快就習慣了獨來獨往的生活。與女朋友分手之後,除了偶爾與大學的同學一起吃飯之外,他也上網聊天,見網友也成為他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但是他每次見網友都會失望,於是,他便對感情的事情沒有了任何想法。朋友開他的玩笑,他也不理會,感覺到似乎已經失去了與異性交往的興趣,但是他沒有辦法改變。

心理解惑

小呂的這種狀況就是一種愛無力的表現,這種表現基本上體現了都市男女對愛情的冷漠,他們共同的特征就是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愛別人。這種對愛情的冷漠,在心理學的教材上並沒有非常恰當的稱呼。

探究愛無力的來源,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歸因:個人在情感上失敗的經曆;個人對愛情和感情生活悲觀的看法;不愛交際,即人格心理學所說的內向性人格;年齡偏大,往往在事業發展上處於困難或停滯階段。

陽光氧吧

人生需要愛,需要激情,這些最本質的東西不能因為一些外在的原因就被擱置在一邊,讓自己成為“愛無力”是可怕的。愛是一種能力,是可以培養和訓練的。

1.學會表達愛。一個人心中有了愛,在理智分析之後,應敢於表達,善於表達。

2.學會拒絕愛。拒絕愛非常重要,包括敢於理智地拒絕不希望得到的愛情,學會說“不”,但是要選擇恰當方式,尊重他人的感情。

3.學會接受愛。當別人向你表達愛時,能及時準確地對愛的信息作出判斷,通過對求愛者客觀的觀察分析,勇敢地接受愛,以免錯過機會。

4.學會發展愛。戀愛關係的發展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即使在以後的婚姻中,愛情仍需不斷更新、不斷發展,方能永葆魅力。

5.承受失去愛。戀愛過程中,影響因素很多,戀愛發生變異是很正常的事情。人要有調節能力,能坦然麵對戀愛挫折,做一個真正的強者。

人生需要一盞果斷的心燈

上帝是公平的,他讓機遇之神敲每一個人的門,遲疑者總是忘了把門打開。

——哥爾斯勒

灰鏡頭

尤女士正在擔任一家著名公司的要職,一直以來,她工作很投入、很賣力,成績突出,因此深受上級的賞識,不斷被提拔並被委以新的重任。上任伊始,她就麵臨著許多重要的工作,有些是自己沒有經曆過的,但她不畏懼,非常努力地工作著。她什麼事都親力親為,唯恐事情辦不好。

即使這樣,有些需要即刻作出處理的問題在她案頭仍然堆積成山,這倒並不是因為她辦事效率低,而是有些問題她拿不定主意,便希望放一段時間,等事態更明朗一些再做決定。所以,許多需要解決的十萬火急的問題就在她的案頭沉積下來,老板和同事對她的工作都產生了異議。大家對她的評價也逐漸由讚揚、欣賞轉為了辦事拖遝、優柔寡斷。她為此受到困擾和痛苦,夜不能寐,煩躁不安,工作效率也開始下降。無疑,這種情況更加重了她的擔心和恐懼,慢慢地,當麵對未解決的問題時,她更加感到難以自控。

令她覺得心理不平衡的是,她辦事的出發點是想再等等看,觀察事情有何變化再做決定,沒想到,大家的評價竟是“優柔寡斷”。

她承認她從不擔心會把事情搞糟,但是,有時候她也會擔心沒有把事情做得更好。

一旦發覺自己某方麵的工作有可能做得不盡如人意,她就焦慮不安、猶豫不決,久而久之,前怕狼後怕虎的狀態出現了。用完了創業初期那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事業走下坡路的苗頭出現,焦慮症狀產生了,各種軀體的症狀也隨之表現出來,一連串的生理、心理疾病也跟著產生了。

心理解惑

尤女士想等事態變得更明朗時才做決策,以避免作出錯誤的決策,原本有一定道理,但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機會是稍縱即逝的,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就是這個道理,而她在等待與猶豫中極有可能白白錯過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