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中藏一片清涼——走過不良情緒的沼澤1(3 / 3)

精神空虛能夠導致“生命意義缺乏症”,對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危害不容小覷。

心理透視

測測你心理的空虛度

對目前的生活你滿足嗎?你的精神生活充實嗎?請坦率回答。

1.不願意和友人交往。

2.生活中沒有什麼特殊的愛好。

3.不大喜歡單位(學校)的領導(老師)和同事(同學)。

4.經常與其他家庭成員吵架。

5.吃飯時不感到愉悅。

6.對工作(學習)感覺很痛苦。

7.常常一有錢便買想要的東西。

8.對將來並不怎麼樂觀。

9.無論幹什麼都覺得不值得高興。

10.不大希望受到別人的重視。

11.經常埋怨單位(學校)離家太遠。

12.雖然生活不錯,卻感覺不到快樂。

13.常常因零錢少而感到不滿。

14.常常想改變目前的工作單位(學校)。

15.認為人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評分分析

“是”計0分,“否”計1分。積分為0~2、3~5、6~9、10~13、14~15,則空虛度分別為高、較高、一般、較低、低。

6~9分以下:生活不夠充實,比較空虛。對生活和工作多有不滿,難以感覺到生活的樂趣。但因態度坦誠,表明這種人具有改變生活、工作現狀的願望。有這種願望還應認真分析不滿的原因,並應積極想辦法加以解決。

6~9分以上:對生活工作現狀滿意,精神上較充實,往往生活態度樂觀,充滿熱情。如果答題時不夠誠實,則說明對生活、工作中的種種不滿被隱瞞了起來,也許這種人沒有改變這種現狀的願望,因此很難自我改善。

陽光氧吧

一個人的身體好比一輛汽車,你自己便是這輛汽車的駕駛員。如果你整天無所事事,空虛無聊,沒有理想,沒有追求,就會失去方向,那麼怎麼找到你駕駛的方向,克服這可怕的空虛呢?

1.讀一讀感興趣的書

讀書是填補空虛的良方,因為知識是人類經驗的結晶,是智慧的源泉。讀書可以幫助人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使人從寂寞和空虛中解脫出來。知識越多,人的心靈就越充實,生活也就越豐富多彩。

2.轉移目標,培養興趣

當某一個目標受到阻礙難以實現時,不妨進行目標轉移,比如從學習或工作以外培養自己的業餘愛好(繪畫、書法、打球等),當一個人有了新的樂趣之後,就會產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會逐漸調整生活內容,從空虛的狀態中解脫出來,去迎接豐富多彩的新生活。

心靈茶坊

浪費今天就將走向地獄

有段期間,因為下地獄的人銳減了,閻王便緊急召集眾鬼,商討如何誘人下地獄。

眾鬼各抒己見。

牛頭提議說:“我告訴人類:‘丟棄良心吧!根本就沒有天堂!’”閻王考慮了一會兒,搖搖頭。

馬麵提議說:“我告訴人類:‘為所欲為吧!根本就沒有地獄!’”閻王想了想,還是搖搖頭。

過了一會兒,旁邊一個小鬼說:“我去對人類說:‘還有明天!’”閻王終於點了點頭。

扼殺我們心智的最可怕的一句話居然是“還有明天”。“還有明天”,這是一個可怕的思想,它讓人不思進取,蹉跎歲月,浪費生命。它成了人做事拖延的借口,也是許多人一事無成、無所事事的原因。

直麵孤獨,從一個人的世界中走出來

忍受孤寂或者比忍受貧困需要更大的毅力,貧困可能會降低人的身價,但是孤寂卻可能敗壞人的性格。

——狄德羅

灰鏡頭

五年前,張虹失去了丈夫,她悲痛欲絕。自那以後,她便陷入了一種孤獨與痛苦之中。

才50多歲便失去了自己生活的伴侶,張虹的痛苦可想而知。但按常理,時間長了,這些傷痛和孤獨應該會慢慢減緩消失,她也會開始新的生活。可事實並不是這樣,張虹一直都很絕望,她不相信自己還會有什麼幸福的日子,她認為自己年紀大了,孩子也都長大成人、成家立業,自己已經沒有什麼生活的樂趣可言了。抱著這種孤獨心理,張虹得了嚴重的自憐症,而且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改變了。就這樣,幾年過去了,她還在為自己的孤獨自怨自歎,並且覺得孩子們應該為她的幸福負責,因此便搬去與一個結了婚的女兒同住。

但事情的結果並不如意,由於她的孤僻,使她和女兒都麵臨一種痛苦的經曆,甚至惡化到母女反目成仇。張虹後來又搬去與兒子同住,但也好不到哪裏去。後來,孩子們隻好共同買了一間公寓讓她獨住,但這更加重了她的孤獨。

她對朋友哭訴道,所有家人都棄她而去,沒有人要她這個老媽媽了。張虹的確一直都沒有再享受到快樂的生活,因為她認為全世界都在孤立她。

心理解惑

當今社會,有很多人都像張虹一樣。他們性格孤僻,不願意和人交往,有時還會封閉自己,顧影自憐,逃避社會。心理學上把這種心理稱為孤獨心理。由孤獨心理產生的與世隔絕、孤單寂寞的情感體驗,就叫做孤獨感。

孤獨本來是人類的自然本性。但是過度的孤獨,使自己與世隔絕,就成為一種消極心理了。

造成孤獨心理的原因大約有三種:

一是由於自傲,認為別人都是低微平庸的,如果與這些人交往,就會掉“身價”,從而使自己陷入孤獨的境地。

二是由於自卑,認為別人會因為自己的某些短處或缺陷而看不起自己,因此築起“圍城”自我封閉,與別人“斷交”或盡可能少往來。

三是由於憤世嫉俗,追求完美的“理想世界”,而這種“理想世界”又無法與現實相容,因此其所作所為常常不被多數人理解,從而造成孤獨心理。

孤獨是一種有害的心理,它不僅損害人的身心,還會破壞良好的人際關係。

心理透視

你孤獨嗎

假如你有一個兒子,你要他去看書,他偏偏想看電視,這時候你如何回答他?

A.不用功看書,怎麼會有好成績?

B.看完這個節目後,就要乖乖去看書。

C.好孩子就要聽父母的話。

D.如果你現在聽話去看書,明天給你買好吃的。

測試評析

看電視和獨自看書,其實分別象征著熱鬧和孤獨;對孩子的要求,其實就是你自己對熱鬧和孤獨的態度。

選A:身處眾人的包圍中,渴望享受孤獨,以孤獨來平衡世俗的虛偽。

選B:夜深人靜時的孤獨,其實不是真孤獨,求助無門才是真正的孤獨。

選C:見識越多,越能品味孤獨,以孤獨審視見識,以擴展交際來消解孤獨。

選D:孤獨是在規劃下一步計劃行動前的休息。

陽光氧吧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孤獨的時候,但並非人人都能夠戰勝孤獨感。

下麵就告訴你一些戰勝孤獨的秘訣:

1.戰勝自卑

因為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所以就不敢跟別人接觸,這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一種孤獨狀態。這就跟作繭自縛一樣,要衝出這層黑暗,就必須先咬破自卑心理組成的障礙。

其實,大可不必為了自己跟別人不一樣而憂思重重,人人都是既一樣又不同的。隻要你自信一點,鑽出自織的“繭”,你就能享受到別樣的人生樂趣。

2.廣交朋友

當你感覺到孤獨的時候,翻一翻你的通訊錄,也許你可以給某位久未謀麵的朋友寫封信;或者是給哪一個朋友掛個電話,約他去看一場周末上映的電影;或者是請幾位朋友來吃一頓飯,你親自下廚,炒上幾道香噴噴的佳肴,大家開懷暢飲,自在談心。你會在友誼中驅逐孤獨、感受溫暖。

3.想想為別人做點什麼

跟人們相處時感到的孤獨,有時候會超過一個人獨處時的十倍,這是因為你跟周圍的人格格不入。要打破這種尷尬的局麵,唯有“忘我”。想一想你能夠為人家做點什麼,這很有好處。溫暖別人的火,也會溫暖你自己。

跟朋友的聯係,不應該隻是在你感覺到孤獨的時候,而應經常聯係,這樣才能夠體會到友誼的溫暖。

4.順其自然,享受孤獨

一些習慣了孤獨的人,懂得充分地享受孤獨提供的閑暇時光。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活動,都是充滿了樂趣的,而孤獨使你能夠充分領略它的美妙之處。這種福分,不是那些忙忙碌碌的人可以享受到的。

許多有過痛苦經驗的人都說,當他們遭到厄運的襲擊,又不能夠對人傾訴時,他們會不由自主地走到江邊去,讓清爽的江風吹著,心情就會漸漸地開朗。

5.明確人生的目標,培養業餘愛好。

要想從根本上克服內心的脆弱,最好的莫過於給自己確立一些目標和培養某種愛好。一個懂得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麼的人,是不會感到寂寞的;同樣,一個活著而有所愛、有所追求的人,也不會害怕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