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讓心靈在陽光下自在呼吸?(2 / 3)

27.家庭成員中是否有神經過敏的人?

28.神經過敏嗎?

29.感情容易衝動嗎?

30.一受到別人批評,就會心慌意亂嗎?

31.被人認為是個好挑剔的人嗎?

32.總是會被人誤解嗎?

33.一點也不能寬容別人,甚至連自己的朋友也是這樣嗎?

34.會一門心思想某件事或做某件事,而不聽從別人的勸告嗎?

35.脾氣暴躁、焦慮嗎?

36.做任何事都是鬆鬆垮垮、沒有條理嗎?

37.稍有冒犯就會火冒三丈嗎?

38.被人批評就會暴跳如雷嗎?

39.稍有不如意就會怒氣衝天嗎?

40.別人請求幫忙就會感到不耐煩嗎?

41.會怒發衝冠嗎?

42.身體經常發抖嗎?

43.經常會感到坐立不安、情緒緊張嗎?

44.會因突然的聲響跳起來,全身發抖嗎?

45.別人做錯了事,自己也感到不安嗎?

46.半夜裏經常聽到聲響嗎?

47.經常會做噩夢嗎?

48.經常感到膽怯和害怕嗎?

49.經常有恐怖的景象浮現在麵前嗎?

50.會突然間出冷汗嗎?

評分分析

凡答“是”計1分,答“否”計0分。得分在15分以上的人,即有可能有某種心理問題,需要在專業人員的谘詢和治療下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那麼,我們又是根據什麼定出15分這個標準呢?通常,通過衡量人的行為適應情況來判斷人的心理健康與否,這是一個比較嚴格的標準,如果某人能很好地按自己的社會角色做事,對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能安然處之,並能有效地解決自己所麵臨的問題,則其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則為不健康。

相約陽光心理

上文的心理健康的標準,從個人意誌、情緒、人格、人際關係等方麵提出了對心理健康的理解,實際上就是人們用一種積極的心理來對待自我以及與他人的關係。其實隻有你自己的內心充滿力量,你才能釋放力量。要想與別人和諧相處,必須先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擁有一個充滿陽光的健康心理,才能真正地接納自己與他人,才能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感受到幸福。

健康的心理用現在比較流行也比較形象的詞,就是陽光心理。陽光心理有如下幾個特征:

1.擁有陽光般的心情

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到仁愛、平靜、理智、樂觀、豁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想得開,想得寬,想得遠,對名利得失之類,完全采取超然物外的態度,一切順其自然,處之泰然;把什麼風風雨雨、飛短流長,統統置之腦後;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要撥開迷霧,化憂為喜。因為不管你遇到什麼不顧心、不如意的事,如果整日愁眉不展,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有損於身心健康。法國作家大仲馬說:“人生是用一串無數小煩惱組成的念珠,樂觀的人是笑著數完這串念珠的。”一個人如果能樂觀地對待不如意的事,自然煩惱自消、愁腸自解。

常懷一顆歡喜心,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使好的心情與自己結伴而行,做到這一點,生命的每一天都會充滿陽光。

2.做一個心地純潔的人,用善良、寬容、溫和、感恩來裝點人生

人最寶貴的是什麼?答案應該是一顆清白的良心、一個善良的品格。法國作家雨果說過:“善良是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是人類最高貴的品質。”

一個人隻要擁有了純潔的、善良的品質,他的內心就會平靜、柔和,沒有焦慮、恐懼等負麵心理的立足之地,他的一生就會充滿幸福與歡樂。總之,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謙和,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人們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與幸福。

3.認識自我、善待自我,做自己的主人

在希臘拉斐爾神廟的柱子上刻著經世名言:“認識你自己。”隻有認識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奮鬥和成長。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在努力適應社會、適應他人,我們不得不學習各種規章製度、條文準則,我們不得不學習各種知識技能、生存本領,於是我們便努力奮爭、拚命學習、全力工作,我們常常忘記自身的存在。

我們必須要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任何時候都不應忽略。或許我們會為一時的忙碌所羈絆,為暫時的失敗而落魄,但絕不能迷失自己。我們學會了善待別人,卻常常忘記同樣應該善待自己,不應隨便傷害自己。如果我們在失意的時候發現自我的存在,就一定能激發起巨大的潛能。

人不僅要認識自我、善待自我,還要做自己的主人。

某人在屋簷下躲雨,看見一位有名的禪師正撐傘走過。這人說:“大師,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禪師說:“我在雨裏,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立刻跳出簷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禪師說:“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說完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