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情感經曆(5)(1 / 3)

早在1887年,諾貝爾就對未來有預見地寫道:“當某一天世界真的變得文明時,那些尚不能工作的兒童和那些不能繼續工作的老人,將會毫無疑問地享受一種普遍的國家補助金。這自然是非常公平的,而且實現這種計劃,肯定會比人們想的要容易得多。”這些就是這個人的行動和思想。與此同時,他給一名申請工作的人寫了下麵一段關於他自己的情況:“我是一個厭世者,然而卻非常善良。有很多怪毛病,而且是一個耕種哲學比耕種糧食更在行的超級理想主義者。”

“隻顧自己而不顧別人的人,就像無法接觸陽光的寶石似的東西。”這是諾貝爾的一句座右銘。他無論在任何地方開辦公司和工廠,都比較關心職工的利益。

諾貝爾從事炸藥事業,一直以嚴密的安全措施為重點。他認為一點點的失誤或疏忽即會招致無法挽救的嚴重後果,因此安全措施才是最重要的。在考慮安全問題的時候,他必定想起他心愛的小兄弟埃米爾慘死的可怕情景,想起矽藻土炸藥誕生之前,全世界頻繁發生的爆炸事故,強烈的社會責任心驅使他為達到安全目的而不顧經費問題。尤其是那位錯把哥哥當弟弟的法國記者,把他說成是一個靠兜售殺傷力不斷提高的武器發了大財的商人,真是駭人聽聞,讓他不寒而栗,因此反複強調“安全超前生產”。

他不同意隨意解雇工人。有一次出現部分關閉博福爾斯工廠的問題,他就此事在給他侄兒海爾馬·諾貝爾的信中說:“我沒有充分的材料宣告一定的意見,我們是應該繼續還是關閉,不過既然要發生裁減一部分職工的問題,我的意見是應竭力維持,以避免那種痛苦的辦法。”

諾貝爾作為一個雇主能夠真正地尊重他人的自由。保守的報紙《工人的朋友》的編輯曾請他在博福爾斯推銷這種報紙,向他說:“煽動者們正在向工人灌輸許多麻醉毒物,每一位雇主為了他自己的利益應預備解毒劑。”諾貝爾回答說:“如果規定博福爾斯的工人們應讀什麼報紙和不應讀什麼報紙,那我認為這是無理由的;反過來,他們有要求我不幹涉他們自由的權利。”

由於諾貝爾尊重工人的人格和關心工人的福利,據說他的公司的工人從未發生過罷工事件。

對於他的主要助手,他更加關心備至。例如,當他在1891年被迫移居意大利時,他在法國聘請的助手法倫巴赫不願同他一道去意大利,於是他就發給他高額退休金,讓他就地退休。此後,他在1893年聘請瑞典青年工程師索爾曼來意大利做他助手時,諾貝爾認為他很稱職,就在他的聖雷莫別墅附近為索爾曼買了一棟別墅。對於那些平常向他尋求幫助的人,隻要諾貝爾認為他們確有困難,他也會慷慨解囊,予以幫助。由此看來,他似乎沒有一般資本家那樣貪婪。與此相反,他對自己卻非常節儉。他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當然更沒有任何揮霍之舉。諾貝爾極其尊重作出過貢獻的科學前輩。發現硝化甘油的意大利化學家索布雷羅晚年生活貧困,諾貝爾便把他請到自己在意大利的公司擔任高級顧問,付給他高薪,直到他在1888年去世。索布雷羅去世之後,諾貝爾還出資為他塑像立碑,以資紀念。資本家擁有的巨額資產,諾貝爾認為來自於社會,應該回歸於社會。他不主張資本家的巨額遺產由子女繼承,認為那樣會導致子女的腐敗和社會的退化。與此同時,諾貝爾還積極主張對老人、兒童建立一種普遍的國家補助金,對失業者也應當建立一種社會保障製度。

六、複雜的性格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個性極為複雜。

在他的整個一生中,他身體虛弱、健康不佳,但他卻能夠在工作中做出驚人的成績。他喜歡在偏遠的地方過安靜的生活。盡管是一個炸藥和武器方麵的發明家和工業家,他卻厭惡暴力與戰爭,並且是一名忠誠的和平之友。

他天性謙讓溫順,可是在形勢的迫使下,他也曾違心地卷進激烈的糾紛與對立之中。他表露出富於想象力的詩人和作家的很多品質,但同時又具有一個天生的商人那種清醒的預見力及籌劃能力。他在日常生活中,一向對陌生人采取緘默和回避的做法,但他在當時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的鼓舞和他在思想與工作中的結果,曾在全世界引起過共鳴。

作為一名機警的觀察者,他甚至從年輕的時候起,就對他所看到的一切時常表示不滿與懷疑。這個世界包含著很多他所不能接受的事物:“現實曾無情地挫傷了我年輕時心中的理想。”童年他多病的身體曾使他成為“他那個小世界裏的一個陌生人,他的同伴幸福玩耍時的一個憂鬱和沉思的小觀眾”。這個憂鬱的孩子變成了實驗室裏的一名害羞的思想家,對很多東西感到有興趣,但對什麼都不感到奇怪。

他沒有繼承他父親那種潔白的膚色和強壯的體形,卻繼承了他那種自信和相當粗暴的性格。他像他媽媽那樣長得又黑又瘦。

但是,如果有人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五十五歲那年看到他--當時他正處於鼎盛時期--那麼,就會發現他是一位踏著短小而堅定的腳步,為了達到明確目標而匆忙奔走的人,一位略微駝背的活躍而又嚴肅的矮個子的人。他有著寬大的腦門,蓄著整齊的短胡子,在他的臉上充滿著緊張和憂慮的表情,但在濃眉下則有一雙慈祥閃爍的藍眼睛。當他的近視眼需要的時候,他就將係著一條黑帶的夾鼻眼鏡夾在高凸的鼻梁上。他的服裝式樣不是最新的,但卻像他周圍的一切東西那樣,總是保持著簡單、實用和高質量的傳統。沒有任何一件東西能夠表現出他是一位大名鼎鼎或者非常有錢的人,乍一看來,很多陌生人還會把他當成一個遲鈍、陰鬱和無足輕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