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篇 華佗妙手自家生,求醫先求己(1 / 3)

第十七篇 華佗妙手自家生,求醫先求己

第一章 有病早知道——識別身體的健康訊號

查膚色辨疾病

“最近你的膚色不太好看”。在辦公室裏經常聽到這樣的關心語。中醫有句行話:“病在裏必形之於表。”對人體來說,皮膚是人體的護衛屏障。皮膚代替心髒承受了太多的危險與傷害,因而皮膚也就成為人們健康自查自測的一麵鏡子。

皮膚的顏色因年齡、日曬程度以及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主要由三種色調構成:黑色有深淺,由皮膚中黑色素顆粒的多少而定;黃色有濃淡,取決於角質層的厚薄;紅色的隱現與皮膚中毛細血管分布的疏密及其血流量的大小有關。

一般正常的人,皮膚是紅潤的,觀察皮膚顏色的變化,對判斷疾病有很大幫助。如果一個人皮膚的顏色與其平時的膚色有較大的改變,並排除了正常的外來影響,就要考慮疾病發生的可能性。

那麼下麵就讓我們一起從皮膚的顏色開始,看看我們身體中存在哪些危機:

1.皮膚蒼白

貧血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皮膚黏膜蒼白。寒冷、驚恐、休克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會導致末梢毛細血管痙攣或充盈不足,引起皮膚蒼白。雷諾氏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疾病因肢體動脈痙攣或阻塞,也會表現為肢端蒼白。

2.皮膚發紅

皮膚發紅是由於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血流加速以及紅細胞數量增多所致。在生理情況下見於運動、飲酒時。疾病情況下見於發熱性疾病,如大葉性肺炎、肺結核、猩紅熱等,以及某些中毒,如阿托品等藥物中毒;紅細胞數量增多,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等也可引起皮膚發紅。

3.皮膚呈櫻桃紅色

十有八九是煤氣或氰化物中毒。煤氣中毒的病人,其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結合成碳氧血紅蛋白,失去攜氧能力,造成機體缺氧。當碳氧血紅蛋白達到30%~40%時,病人的皮膚就會呈櫻桃紅色。

4.皮膚暗紫

由於缺氧,血液氧合血紅蛋白含量升高。當還原血紅蛋白升高到每100毫升血液5克以上時,血液就會變成暗紫色。此時病人的皮膚、黏膜出現紫紺。皮膚出現暗紫的情況常見於重度肺氣腫、肺源性心髒病、發紺型先天性心髒病等。

5.棕色或紫黑色

多半為亞硝酸鹽中毒,大量食用後,腸道細菌能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氧化劑,能奪取血液中的氧氣,使血紅蛋白失去攜氧能力,從而造成組織缺氧,使低鐵血紅蛋白變成高鐵血紅蛋白,血液就變為棕色或紫黑色,患者的皮膚黏膜表現為紫紺。

6.皮膚發黃

當血液中膽紅素濃度超過34.2微毫克/升,皮膚、鞏膜、黏膜就會發黃。過多食用胡蘿卜、南瓜、橘子汁等食品飲料,可使血中胡蘿卜素含量增多,當其超過2500毫克/升時,可導致皮膚黃染。長期服用帶有黃色素的藥物如阿的平、呋喃類藥物時,亦可導致皮膚黃染。

正確區別皮膚發黃的程度及發生的部位,可以鑒別是否患有疾病及疾病的嚴重程度:胡蘿卜素含量過多,皮膚黃染發生在手掌、足底、前額及鼻部皮膚,一般不發生於鞏膜和口腔黏膜。黃色素過多以角膜緣周圍最明顯,離角膜緣愈遠,黃染愈淺。溶血性黃疸患者的皮膚常呈檸檬色。黃綠色或褐綠色常為持久的肝內膽汁淤積、肝內或肝外膽管梗阻所致。橙黃色常見於重症肝炎。皮膚黃染進行性加深多為胰頭癌、膽管係統癌腫或原發性肝癌。

7.皮膚發黑變粗

這是骨癌的信號,不少胃癌患者在未發現任何症狀時,其腋下、肚臍周圍和大腿內側的皮膚會變黑變粗。有的患者麵容和掌心皮膚也略呈黑色。

8.色素沉著

肝硬變、肝癌晚期、黑熱病、瘧疾以及服用某些藥物如砷劑、抗癌藥等亦可引起程度不同的皮膚色素沉著。僅在口唇、口腔黏膜和指、趾端的掌麵出現小斑點狀的色素沉著,往往見於胃腸息肉病。

令人難堪的黑眼圈

也許是因為天氣熱影響睡眠,也許是最近工作比較累,也許是昨晚開夜車的緣故,總之今天鏡子裏的你模樣可憎,眼睛下麵青烏一片,活脫脫一隻大熊貓。黑眼圈成了美女們的克星,雖然黑眼圈讓人很煩,但是它是在警告我們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

黑眼圈是以下四種病症的明顯征兆:

1.腎病

各種腎病如腎炎、腎結石等都能夠清晰地反映在病人的黑眼圈上。另外,如高血壓、糖尿病和酗酒等看似不相關的病症,都會引起腎功能衰竭。

2.心髒病

如果病人出現黑眼圈,並不時感到呼吸困難,心髒部位有刺痛感,那麼就必須及時去醫院找心血管醫生就診。並進行全麵的心電圖檢查和化驗,觀察是否由於過度疲勞引起心肌肥大,然後實施阿布敏靜脈注射。

3.肝髒或者膽囊出現問題

肝髒和膽囊功能是否有問題是可以通過檢查它們功能的反應情況和在毛細血管中的滲透程度來確定的。這些檢查病人都必須經過在顯微鏡下的血管顯影診斷儀器才能得到準確的結果。

4.身體“水腫”

由排泄係統障礙引起的排泄困難,將會導致機體的“水腫”。

黑眼圈說明健康狀況:

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最簡便的方法是看他是否有黑眼圈。經常睡眠不足、吸煙飲酒過量、性生活不節製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會使人出現黑眼圈。按照中醫的觀點,如果人有了黑眼圈,就說明他體內的營養消耗過多,而補充不足,已經有了腎氣虛損的征兆。

眼前為什麼發黑

絕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蹲久了再猛地站起來,便會感覺頭暈眼黑,金星亂冒。出現這種現象的背後難道是有什麼病?

眼前發黑大多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是由於一個人體位的突然改變引起低血壓所致。當人蹲著時,腰和腿都是曲折的,血液不能上下暢通。如果此時猛地站起來,血液便快速往下流去,造成上身局部缺血,但腦子和眼睛對氧氣和養料的要求特別嚴格,來不得半點鬆懈,短暫的供應不足,也會使它們的工作發生故障,因而會有眼前發黑、天旋地轉的感覺。如果本身身體就虛弱,情況會更嚴重。不過,出現這種情況也不要驚慌,不必去醫院。頭部供血不足,心髒會馬上加緊工作,把血液輸送上去,用不了多久,人體就恢複正常了。當然,站起時,不要動作太猛,應盡可能的緩慢一些,讓血液不要下流得過猛,心髒供血就能跟上,也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了。

另外,人在受到突然的感情打擊、極度饑餓等情況下,也會出現眼前發黑。

其實,以上這些問題都不是很大。可怕的是眼前發黑伴隨其他相應的症狀,如一側肢體癱瘓或無力、劇烈的頭痛、嘔吐等,那就應該高度警惕,往往是大腦這個人體“司令部”出現了“內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一到天黑眼前就昏暗一片,甚至什麼都看不清,這就是夜盲症。這種病多是由一種稱為先天性視網膜色素變性所致,也是因營養不良或偏食等原因造成維生素A缺乏的結果。

眼皮跳也是疾病的先兆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過眼皮跳的經曆。民間常有“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的說法,其實不然,眼皮跳實際上是神經興奮度增高的表現。眼皮跳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是讓工作和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對絕大多數單純眼皮跳的人來說,最多見的原因是用眼過度或勞累、精神過度緊張,比如,用電腦時間過長、在強光或弱光下用眼太久、考試前精神壓力過大等。此外,眼睛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或散光,眼內異物、倒睫、結膜炎、角膜炎等也可導致眼皮跳。這些病因主要作用於神經的末梢部分,因此導致的症狀往往局限於一側的上眼皮或下眼皮跳動。然而,當眼皮跳逐漸發展為完全的眼瞼痙攣或麵肌痙攣後,則表明麵神經的主要分支或主幹受到刺激,作為病因的病變部位是在顱內或麵神經出顱後的起始部位。最多見的病因為顱內行走異常的血管對麵神經根部的壓迫刺激,這種病因占麵肌痙攣的99%,另有1%為顱內腫瘤、蛛網膜粘連對麵神經的刺激。例如,有的患者最開始就是上眼瞼有一點跳,然後慢慢往下發展,下眼瞼也開始跳,甚至嘴角都開始抽動,跳得厲害時就感覺到惡心、頭暈。這些患者患的就是麵肌痙攣,或左側,或右側,或雙側。

絕大多數因眼肌疲勞、精神緊張等導致的眼皮跳動,隻要通過放鬆壓力、適當休息就能得到恢複。如果因屈光不正出現眼皮跳動,通常進行視力矯正就可以得到緩解。如果有眼部疾病,通過眼科醫生治療也能治好。如果眼皮跳動逐漸加重,導致眼瞼痙攣或麵肌痙攣,主要病因在顱內,則需要找神經外科醫生進行治療。

眼皮浮腫要謹“腎”

相信你一定發生過,早上起床時,發現眼睛腫得像“青蛙眼”的情況,而更令人生氣的是,明明每晚十點,就老老實實地上床睡覺,但起床時仍然像一個禮拜沒合眼一樣;那浮腫的眼皮及黑眼圈,總是令人感到挫折,尤其是那讓人看起來老態龍鍾的眼袋。人的眼皮突然發生浮腫,是常有的事。實際上,眼皮浮腫並不是一種單獨的疾病,而是局部或者全身某種疾病的一種症狀。因為人們的眼皮下組織特別疏鬆,空隙也比較多,所以很容易積留液體,發生所謂的“水腫”,使眼皮腫脹。眼皮浮腫有一定的範圍,向上不超過眉毛,向下不超過麵頰。

眼皮浮腫,有發炎引起的,如眼部的麥粒腫、丹毒、眼瞼急件濕疹、結膜炎、角膜炎、急性青光眼、眼眶內的組織和眼球發炎、腦膜炎、副鼻竇炎以及眼部受到創傷、戳傷、昆蟲所咬等,都可使眼皮發生浮腫。

非發炎引起的,如心髒病、腎病等,也可以使眼瞼發生浮腫。除此以外,還有內服或局部使用青黴素、阿托品或者磺胺類等藥物發生過敏時,也會引起眼皮浮腫。還有一種是血管神經性水腫,這種浮腫往往突然發生,但很快就消退,這種現象在婦女月經期間常會發生。至於有些人眼皮下的脂肪組織過多,眼皮比較肥厚,這並不是眼皮浮腫。

牙疼是病嗎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幾個月前,小王就發現自己有顆爛牙,由於工作比較忙,所以一直沒去看醫生。終於有一天,牙齒開始疼痛起來,同事給了他一顆“牙痛丸”,他往爛牙裏頭一塞,似乎好些了。可到了晚上,牙齒疼得越來越厲害,弄得小王整晚沒睡著。那麼牙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牙髓充血

一般牙齒有齲洞後,“牙神經”(牙髓組織)對外界的冷熱酸甜等刺激就會比較敏感,表現為當牙齒遇到冷熱酸甜等刺激後立即出現疼痛,刺激一去除,疼痛隨即消失。

2.急性牙髓炎

表現為冷熱刺激痛、自發性尖銳疼痛和放散性頭痛,且患者不能確定疼痛具體部位,後期部分患者可出現用冷水可以減輕疼痛的現象。急性牙髓炎所引起的疼痛是最劇烈的疼痛,俗話說的“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大概就是這種牙痛。

3.三叉神經痛

表現為頭麵部三叉神經分支區域內驟然發生的閃電式劇烈疼痛,並有以下特點:

(1)疼痛一般由刺激“扳機點”(口角、牙齦、頰部等)開始,患者可以因為洗臉、刷牙、微笑甚至風吹等刺激因素而誘發電擊、針刺、刀割或撕裂樣劇痛,患者為緩解疼痛會用力按壓麵部或用手揉搓疼痛部位。

(2)持續時間數秒至2分鍾後驟然停止。

(3)服用卡馬西平(100毫克,每日兩次)可以控製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