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在玩的過程當中被他打疼或者打傷。當然有時他自己也被別人打得鼻青臉腫。看到這些,父母經常阻止他參加那些有危險的體育活動,然而巴頓卻我行我素,每次被打傷回家以後,父親隻是輕描淡寫的批評幾句,而母親卻總是要給他以嚴厲的懲罰。每每這時,父親總是在旁邊幫他說情,幫助兒子避免責罰。
久而久之,父子倆無話不談。漸漸的,父親了解孩子的心裏想法。他開始更加關注這個好鬥的小子。他喜歡兒子的性格。此時,老巴頓恰逢生意場上不順心,他便有時間和兒子在一起。有時,忙碌一天毫無頭緒,可是當他看到兒子的時候,心裏便豁然開朗,再多的煩惱也忘得一幹二淨。兒子成了他的開心果,他更加喜愛自己的兒子了。
生活是從每一天開始的,爸爸對小巴頓的愛體現在每一件小事上。巴頓父子的友誼超過了義務和責任。生活的點滴碎片記載著巴頓的父子情深。
二、英雄夢想
生活在色彩裏,生活在空氣中。在巴頓的印象當中,爸爸總是穿著一件舒適的便服。那便服是巴頓兄妹和父親一起玩耍時不小心吐上過東西的,久而久之父親聞習慣了那種味道。因此父親就經常穿那件便服。
也許巴頓是天生軍人的材料。巴頓很小的時候,爸爸給他買了一支步槍。當時在美國南部購買槍支是普遍的事。一天傍晚,巴頓一家人外出散步的時候,小巴頓拿上了那支心愛的槍,在眾目睽睽之下,他開槍射中了父親事先放在遠處的一個橘子。一家人都被巴頓的身手所折服。巴頓本人自然也是興高采烈。
沒有一個家長不愛護自己的孩子的,巴頓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以講道理為主。有一次,幼稚園的老師對表現優秀的小朋友頒發小禮品,可是由於禮品有限,沒有頒發給巴頓。巴頓看著小禮品好玩,便把老師發給別人的小禮品在沒人知道的情況下拿走了。巴頓的母親得知這件事以後,非常惱火,嚇得小巴頓四處躲藏渾身發抖。可是當巴頓的父親聽了這件事以後,他詳細詢問了孩子拿小禮品的原因,並嚴厲地批評了他,雖然說話的語氣很嚴肅,但是卻沒有體罰小巴頓,他們告訴巴頓一個真理,任何財富的獲得都得依靠辛勤汗水的努力。有本事的人,賺取陽光下自己應該得到的利益。
為了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巴頓的家變成了手工作坊。既有來自於中國的陶瓷雕塑製造工藝所用的泥土,也有來自於菲律賓的紫檀木頭……父親用這些東西教會了巴頓學做一些手工藝品,盡管樣式與標準有很大差距,但是巴頓從中悟出了一些生活的道理。他也倍加珍惜自己的勞動果實。除了妹妹尼塔,他自己動手製作的小工藝品是任何人也不許亂動的。他把這些東西當成珍寶一樣來愛護。同時他也喜歡聽爸爸給他講的中國、印度、埃及、菲律賓等國家的一些有趣故事。他把這些故事和自己做的工藝品聯係在一起,編織著美麗童年的故事。
每個人童年的夢想都是美好的。從小巴頓就有遠大的誌向,他夢想自己能夠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像佐羅一樣為黎民百姓撫危濟貧。他拿著父親給他的那把木劍,整天劍不離手。後來,他又在外公的牧場學會了騎馬。
他向著他心目中的俠客英雄方向開始了奮鬥的曆程。沒有人知道未來的路有多遠,可小巴頓認為,自己的理想一定會變成現實。他為此付出很多努力:他為了提高自己的體能,每天都去爬橡樹,衣服髒了他絲毫都不去理會。為了訓練,他有好幾次摔傷。漸漸的老巴頓發現了問題,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拚命。於是老巴頓問明了原因,教給孩子懂得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天下的事都是腳踏實地的做出來的,要成功得靠日積月累。巴頓把父親的話認真的牢記在心,幼年的他逐漸成熟起來。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將軍也是這樣一點一滴成長起來的。
在巴頓成長的過程中,他一直很忙。可是為了培育巴頓,爸爸經常取消應酬。巴頓對父親的話語言聽計從,父子倆配合得相當默契。他倆一唱一和讓他媽媽和尼塔很是嫉妒。巴頓的父子情深,也為巴頓創造了童年的快樂。
任何人在成長過程中是和家庭分不開的。巴頓更是如此,他的家庭為他提供了可能獲得成功的一切。更主要的是老巴頓超乎尋常的責任心。每個家庭都望子成龍,而巴頓家族對巴頓的愛護卻非一般人可比。
在體育運動中,遊泳是一個好項目,但少年遊泳有危險。巴頓自小熱愛遊泳,他的爸爸每次都陪在身邊。可是巴頓經常感到兒童遊泳的淺水區不過癮,時而向深水區挑戰。當老巴頓知道此事以後,第一次嚴厲的訓斥了兒子。告訴巴頓遊泳可以鍛煉身體,但是危險可能就在一瞬間。巴頓勇敢地向爸爸承認了錯誤,不應該讓家人為自己擔心。老巴頓聽後很高興,他為兒子有敢於承擔責任的勇氣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