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汽車離商業成功遠嗎?
趨勢
作者:沈建苗 編譯
由於燃油成本不斷攀升,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方麵的形勢日益嚴峻,世界各地的汽車廠商們在設想以電作為動力的汽車。雖然這些汽車未必會汙染道路,但如果它們使用的電力繼續由燃煤發電廠提供,那麼對環境的影響就會引起爭論。為了讓電動汽車完全實現碳排放量為零的目標,汽車廠商們又在設想依賴太陽能的汽車。它們隻要給汽車車身鋪上薄膜光生伏打太陽能電池板,汽車就會邊開邊充電。雖然這個想法聽起來激動人心,而且有望給汽車行業帶來變革,但車主們的汽車需要依賴的卻是一種不可靠的能源。
用電力開動汽車的想法由來已久,太陽能發電也已有幾十年的曆史,可是這兩項技術的結合,最終結果不是效率過低就是成本過高。在這兩種情況下,靠太陽能開動的汽車可能在商業上失敗,盡管它們在環保方麵可能大獲全勝,而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個因素是成本過高。
用太陽能發電成本不低,要是考慮汽車車身上鋪一大堆太陽能電池板,成本更是高得驚人。即便我們使用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板,但太陽能仍得儲存在車載電池上,而車載電池同樣成本不低、效率不高。靠太陽能開動的汽車想真正流行起來,汽車廠商就得想出新的法子來儲存太陽能,還要設法降低薄膜光生伏打材料的成本,還不能影響其效率。如果做法得當,太陽能汽車一開始成本有點高,但是最終會通過節省燃油的方式給車主帶來實惠。
另一個因素是依賴氣候。
目前市麵上現有的電動汽車需要充數小時的交流電才能給車載電池充好電,之後它們最多可以跑數百公裏。一旦電量耗盡,車主麵臨兩個選擇:一個是大概等上七八個小時,等電池再次充好電;要麼就是將車丟在路上,改用一種更傳統的交通方式。現在我們設想一下:汽車完全靠太陽能開動,電池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給自己充滿電。萬一在陰天開車旅行,那隻好祈求車載電池不會在到達目的地之前沒電。
太陽能總是飽受詬病的地方在於過於依賴氣候,因而完全靠太陽能開動的汽車不切實際。這種情況下唯一的出路就是,汽車使用某種風能發電係統與太陽能發電機配合使用。如果真有這樣的汽車,那麼陰天通常風較大;要是風不大,基本上豔陽高照。不過,由於汽車上裝有最先進的風能發電機,這種混合汽車的造價會更高昂。
眼下,我們可以說,即便汽車廠商確實推出太陽能汽車,也隻有格外注重環保的那群人才會購買。其他人會等技術日臻完善,直到汽車廠商弄清楚如何為汽車供應由多種超高效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獲得的潔淨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