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亂之狂舞、殿論(1 / 3)

恢宏莊重的行政殿,此刻密密麻麻站滿使臣代表,能進入大殿的文武大臣,今日幾乎都是大唐肱骨重臣,其餘品級不夠的隻能在外殿侯著。李世民高高坐在龍椅上,一側是端莊賢淑的皇後,左側太子李承乾今日也顯得精氣十足,唯一有些煞風景的則是右側白紗蒙麵,翠裙綠衫的景陽公主,從朝會開始,臉上就沒笑過,走路說話也沒有往日的那股靈勁兒。

“賜坐!”李世民溫和道,言語間微帶一絲霸氣,皇後則始終笑意盈盈,將後宮之主的溫婉謙遜體現的淋漓盡致。

眾使臣代表恭敬行禮,相互謙讓,場麵一片祥和。房玄齡待眾使臣代表坐定後,昂首闊步而出,接過德公公手中聖旨,開始高聲念道:“貞觀十二年,天朝敦睦近鄰,協和萬邦。萬國來朝進貢,仰賀聖明主,一統華夷,普天下八方四海,南北東西。天子撫有萬國,止幹戈,休兵馬,共享天樂!…”

座下使臣代表聽聞至此,臉上表情各異,有一臉坦然者,亦有暗含冷笑者,突厥、吐蕃、倭國三國使臣相視一眼,嘴角微微上翹,其中蘊意可能他們自己才清楚。

經過一番言辭慷慨激昂的文表後,行政殿內顯得更加和諧,李世民與眾使臣談笑風生,傳達著大唐的氣度與和善,這讓座下杜如晦有些不快,猶記得上次朝會,皇上還恩威並施,盡顯王者霸氣風範,可今日之表現,著實少了些天子的鋒芒。

正欲起身暗示一番皇上要注意大國威勢時,突厥使臣察爾汗站了起來,朗聲道:“皇帝陛下,今日小使來朝,除參加曆年朝會外,還有一事相求。”察爾汗單手撫胸,微曲身體道。景陽公主眉心一跳,臉上冷色更甚,李世民微怔,似乎有些不悅。

“突厥使臣所謂何事?”李世民淡淡道,語氣驟變,德公公輕輕看了他一眼,李世民臉色頓時稍微溫和些。

察爾汗繼續道:“我國王子阿史那舒翰傾慕大唐景陽公主已久,小使特奉大汗之命,代王子像大唐求親,以示兩國百年修好之意,還望陛下恩準!”,說完,察爾汗從袖袍中拿出突厥大汗親筆國書,遞交給德公公呈上。

一旁坐立不安的南詔諸部落使臣也站了起來,隨著他的起身,又相繼出來幾個使臣,紛紛遞交國書,表達求親之意。

李世民接過眾使臣國書掃了一眼便放在一旁,笑道:“和親之事多國使臣皆有所奏,我大唐公主金枝玉葉,豈能憑一紙屬國國書而將公主下嫁?然公主如今待嫁之年,過幾日朕將為公主在瑤雲宮內花園設立招親擂台,各國使臣亦可派出文武兼備之人代各國求親,不知道眾使臣意下如何?”

欲求親的鄰邦使臣稍微思考片刻,表示讚同,畢竟和親鄰邦不止一兩國,這種方式自然是最公平不過,倒是景陽公主冷色越來越冷,望著台下竊竊私語的萬國使臣,心中有些悲憤,此時的她,完全感覺不到作為公主的尊嚴,似乎隻是菜市場的一件商品。

又經過幾番平淡的交流後,皇後顯得有些疲乏,向皇上請辭後離座而去,殿外宮女小離似乎已經等候多時。

行政殿前廣場,秦懷玉與杜莊二人將使臣團隨從安頓完畢後,兩人便無所事事,索性聊起家常,談天論地起來。

“杜大哥可以鍾意的人沒有?”秦懷玉笑道。

杜莊有些尷尬,雖說自己如今供職十二衛府,身份地位都不差,長的也狠是威武,但天生不善交際,家中有意撮合的幾樁婚事硬是讓他活活攪黃,後來甚至連上門提親的都不願再為他牽線。

“這,目前還沒有考慮…”杜莊老臉有些掛不住。

“那秦大哥的抓緊,不然好姑娘都被泡完了!”“秦懷玉有些驚訝,都三十幾歲的人了,居然還是老光棍,純情老男人。

杜莊疑惑不解:“泡完是何意?”

“就是全部被別人娶了…”秦懷玉反應過來,如此時髦的詞語杜莊這個年代的人是不懂的。

“秦大人真是盡職盡責,這種安排使臣隨從的事情,交給宮女太監即可,怎能勞你親自安排”四王爺滿臉微笑的靠了過來,一直不離身的書童今日也不知所蹤。剛入玄武門時,四王爺藏在眾皇子身後,要不是秦懷玉刻意找尋一番,幾乎就看不到此人。

秦懷玉二人趕緊行禮,四王爺李元陵順勢彎腰將二人扶起來,顯得十分謙遜低調。

“我一閑散王爺,二人大人就不必拘禮,剛才秦兄一番妙談好生有趣!”李元陵瞬間將秦大人改為秦兄,更讓人覺得親切。秦懷玉卻心裏低估道:“一會秦大人一會又秦兄,這李元陵想必也是演戲的科班出身。”

秦懷玉至今不習慣古人文縐縐的語言,但所謂入鄉隨俗嘛。

“四王爺見笑,小臣也是隨意而發,當不得真,開心就好!”秦懷玉半文半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