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敬業工作,與公司分享成長(2 / 3)

由於工作技能突出,攻克了很多技術難關,他逐漸在當地小有名氣。那時候,塞拉利昂的總統府、副總統府、部長家裏的發電機壞了、冰箱空調等電器壞了,第一個想到的是中國使館有個叫李朝進的專家。李朝進也經常接受使館的派出任務,幫助當地人修理機械。非洲當地工人一般都隻幹一個工種,而李朝進一去,一個人就能幹幾個工種的事情。一個外國專家對李朝進豎起大拇指,讚揚他是“了不起的中國技術工人”。

聯想集團有一句話,叫“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懇懇工作,理直氣壯拿錢”。理直氣壯拿錢是建立在勤勤懇懇工作、堂堂正正做人的基礎上。隻有我們敬業負責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我們的企業才能夠健康發展,我們才能夠獲得榮譽和尊嚴,才能夠理直氣壯地拿錢。

不僅企業要靠員工創造業績來養活,員工也需要通過業績證明自己。喬丹曾是美國籃球界的超級巨星,由於他在球場上的出色表現,大家都很喜歡他、尊敬他。他的運動鞋需要自己買嗎?不用,耐克會提供。他穿的西服需要自己買嗎?當然也不用,別人不但免費提供,還要付他廣告費,甚至香水廠商還借喬丹的名字與肖像生產喬丹牌香水。喬丹什麼事都不用做,隻要出名字與頭像,別人就送他30%的股份。為什麼?因為他在他的行業中是頂尖的,他是美國最偉大的籃球巨星。

在職場上,隻有不斷地創造結果、提升業績,才能做到名副其實的敬業,隻有花架子而無真本領的人,無法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賞識。任何看起來華麗但無實際用處的外在因素,都不能夠決定我們的內涵與價值,唯有靠真本領來取得優秀的業績。老板總是希望自己的員工能創造出出色的業績,而絕不希望看到員工工作賣力卻成效甚微。即使你費盡了全部的氣力,若做不出一點成績,那也是沒有用的,有能力的人自然會贏得尊重和認可。

閱讀思考:

你是一個能為企業創造豐厚業績的人嗎?你的價值體現在哪裏?

業績不是敬業的全部目的,而是相伴隨的結果

一個隻是賺錢而不產生其他東西的企業,屬於比較差勁的那種企業。

——福特公司創始人 亨利·福特

“結果決定一切”的信念,是指對公司的承諾,在限定時間內給出一個結果。它不是交差,而是要完成任務;不是做事,而是要創造價值。一個企業有沒有追求結果的精神,工作狀態會截然不同。有結果意識的,會請纓任務、創造任務、分享任務、下達任務、執行任務、完成任務;沒有結果意識的,那就是推卸責任、製造麻煩、扯皮任務、推給上司、拖延時間、不了了之。通過這個比較,可以看出以結果為取向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執行文化,它所傳達的理念,能夠使工作者的思維模式發生巨大轉變,從而使整個公司發展得更好。

無論企業還是個人,都要關注結果,沒有結果,一切等於空談。如果一個企業不追求利潤這個“結果”,這個企業肯定會垮掉。如果一個人做每件事情都隻是以 “完成任務”為原則,那麼這個人可能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耗費掉自己的全部熱情。

陸文忠被譽為“村民的好村官”,從1989年擔任瀛東村村長以來,他帶領村民向荒地要糧、向大海要地,通過圍海造田、搞水產養殖、開發農村生態旅遊,走出了一條農村致富的康莊大道。

20年前陸文忠所在的良種大隊隻有200多畝土地,根本沒辦法養活全村人,整個村子窮得叮當響。麵對這種困境,陸文忠開動了自己的腦筋,他認為大隊地處偏遠,辦鄉鎮企業不能更好地發展,隻有通過圍海造田,增加耕地麵積,才能讓村子的發展有根基,才能過上富裕的生活。因此他開始自學圍海造田的相關知識,在準備妥當之後他開始動員村民跟著他幹。開始沒有幾個人認同他的想法,但陸文忠沒有放棄。他搬出了相關的資料給村民們上課、講道理,磨破嘴皮子終於說動了一些村民。就這樣,在1985年陸文忠帶著6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開進了沒有人煙的荒灘,奮戰了將近1年後終於圍出了600多畝的土地。這一年村民就是用這600畝土地建塘養魚,一下子賺了2萬多元。這下子村民終於相信了陸文忠,1987年他帶領著更多的村民第二次向荒地進軍,這一次,2000多畝土地被圍了出來。此時,陸文忠又開始了他新一輪的學習,他學習水產養殖、蔬菜種植、生豬養殖等技術,並把先進的技術傳授給村民,大家在那2000畝土地上挖魚塘、養生豬、辟果園,大家開始走上了勤勞致富的新道路。到1994年,村裏集體資產已經超過千萬元,村民家家都蓋起了小洋樓。

在大家為好日子歡欣鼓舞時,陸文忠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他繼續進行學習研究、外出考察,最後決定繼續圍墾。就這樣陸文忠帶領著大家開始了第三次向荒地進軍,這一次當年就贏利了10餘萬元,村民人均土地也提高到80畝。當年的良種大隊發展起來了,而在這片新的土地上一個新村“瀛東”也正式成立,陸文忠毫無疑問地當選了村黨支部書記。

新的村莊,新的崗位,新的使命。陸文忠站在更高的起點上規劃著瀛東村的未來。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發展,瀛東村現在推行的是集農業生產和生態旅遊為一體的農業生產模式,通過市場化改革,瀛東村已開始建立自己的現代農業產業,開始了新一輪的新農村建設。

工作中,每個人業績的提升都能給公司帶來改變,但業績不是我們敬業工作的目的,而是其帶來的結果。如果你想擺脫平庸,擁有精彩輝煌的人生,就應當放下對利益的盲目追求,敬業工作,那麼業績自然會伴隨著成長而來。

著名挪威劇作家易卜生說:“青年時種下什麼,老年時就收獲什麼。”由此我們想到的是,你在公司的土壤中種下什麼,公司就會回報給你什麼。如果你願意承擔成長的責任,那麼你就會獲得成長的權利;如果你把自己的每一份工作都看成一個提升自我能力的機會,那麼你自然能在工作中取得自己想要的機會。記住,敬業的目的絕不僅是為了得到業績上的回報,更是在敬業工作的過程中產生的必然結果。如果你以積極的熱情和努力對待公司中的種種事務,那麼你的事業、你的個人能力就會在工作中取得較大的進步。

業績,是敬業工作的回報,它不應該是我們敬業的目的,在敬業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發現,學會了創新,更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實現了自我的價值。有了這些,我們生命的張力才有所增加,當你回首往事的時候,最記憶猶新的絕不是你創造了多少利潤,而一定是你在敬業工作中不斷突破自我,精益求精的奮鬥過程。

閱讀思考:

你做的任何事情都以業績為導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