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4月,美國最高法院確認了證券和兌換委員會解散幾個大公用事業控股公司的權利。這個決定使得諸如“電力債券和股份”等控股公司的股票價格陷入一片混亂。邁耶及其助手研究後決定:控股公司股份的內在價值——即使它們被迫解散——也遠遠超出當時的拋售價格。所以他們就買進,買進,再買進。
不久事實就證明了邁耶一夥人的英明預見,股份的變現價格遠比人們預想的還要高,邁耶後來說:
“這是我掙的最容易的一筆錢,實在是太容易了。”
此時,投機熱再次在美國彌漫開來,許多債券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而且價格上漲幅度很大。於是,邁耶就抓緊機會大肆投資,經過他和幾位助手的精心策劃,每一樁生意都給拉紮爾帶回豐厚的利潤。同時,邁耶還廣泛結識企業、金融界朋友,使他逐漸在華爾街占有了一席之地。
兼並,兼並,再兼並若論在20世紀50年代的賺錢藝術,邁耶更樂於選擇合適的小公司進行投資,然後再利用自己是投資者的身份,幹涉公司的未來;或通過擴展公司的規模和業務範圍,最好是通過合並其他小公司,然後再選擇有利時機出售,從而獲取最大的利潤。
許多小公司在邁耶的神奇力量下變成了大公司,使公司的經營者和股票投資者都感到公司在日益壯大。
1951年,邁耶首先購進了一家名為“北美礦物分離”的小公司,接著又購進了一家粘土公司,然後又將粘土公司一分為二,把粘土公司的一半和礦物公司合並,把粘土公司的另一半出售,淨賺550萬美元。
後來,邁耶又將粘土礦物公司和另一家生產高嶺土的公司合並,更名為“礦物化工公司”——引起了華爾街的注意。當公司合並後4個月,該公司的股票一直上漲到每股22美元。使邁耶獲得了4倍的利潤,加上先前賺的550萬美元,淨賺850萬美元。另外,邁耶還持有450萬的“礦物化工公司”的股票。
1960年7月,邁耶又策劃了將“礦物化工公司”和一家著名的國際金屬交易商行“菲利普兄弟”商行合並,然後將該公司的股票出售。又淨賺了840萬美元。
邁耶又策劃了“菲利普礦物化工公司”和另兩家大型采礦企業合並,構成了能夠控製世界貴金屬和礦物生產、加工、銷售的更大的托拉斯。
當公司的股票上市時,股東們獲得了比原投資高24倍的利潤!邁耶獲得了110萬美元的傭金和520萬美元的利潤。
邁耶按照自己的“兼並、兼並、再兼並”的快速致富戰略,合並了若幹家企業,再一次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邁耶在一次對海地一家世界上最大的種植園的投資中,為了分散風險,邀請包括洛克菲勒兄弟在內的幾家大股東入股。這些股東由於擔心戰線太長,紛紛退出。
邁耶經過周密分析,決定和另一家投資夥伴冒險投資。事實上這筆600萬美元的投資根本不存在什麼風險,幾個月之內他們就賺了1000多萬美元,足見邁耶的魄力和膽識。
滾滾的財源不僅使邁耶本人成為大富翁,而且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社會聲望,由於他的樂於助人和熱心,使他在猶太人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1979年,他以81歲的高齡離開了人世,留下了9000萬美元的遺產。他曾擔心交納高額的遺產稅,早在10年前,就將財產以各種信托形式分散了。
人們估計,其財產總值不少於3億美元,或許能達到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