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董,我覺得還是的慎重考慮一下,目前工公司的車架儲備已經不夠了,倉庫隻剩下不到2000套,特別是DFT-90的車架,本來我們就使用了超高規格的鋼材,Q215的材料其實是完全可行的。”
“至於Q175替代一下Q195,肯定是不妥的,我們不妨讓他們增加一條加強的輔助車架,這樣也差不多了,否則很可能趕不上我們的生產了,會造成我們的產品全線斷檔的,那造成的損失就大了。”姚治中著急的道。
陳谘不置可否,看來姚治中他們的質量意識還得加強,畢竟是以前的國企過來的,將就的那種思想還在。
辛虧目前東方摩托的質量線崗位全都托管給了日本來的ISO團隊培訓,作為質量的谘詢管理團隊,絕對不會對工藝質量妥協的。
這也是陳谘明明知道姚治中的性格其實比姚書藴更加合適廠長的職位,反而把姚書藴調過去負責的原因。
姚書藴畢竟受過外資企業的熏陶,知道這樣的質量原則。
“姚部長、薑部長你們平常參加ISO的培訓嗎?“陳谘冷不丁的道。
“呃!我們經常參加……”
“也就是說沒有全程參加!是不是?“陳谘逼問道。
聽到對麵不說話,陳谘知道了怎麼回事。
放緩了語氣道:“你們從現在起,包括財務的易經理和采購部新來的孔部長你們必須同質量管理部的成員一樣,參加所有質量體係培訓。“
“我們東方摩托‘質量第一’的宗旨不是可以妥協的,請你們記住了!”陳谘的語氣說的風淡雲輕,但其中的意思卻不容質疑。
“是!”對麵的五六號高管,隻能齊聲答應。
姚治中和薑明和對望一眼,這才明白為何陳谘這次把姚書藴調過來的意味,或許就是為了類似的事情,看來咱們這班老人,還得認真學習才行。
陳谘卻沒打算就此放過,對姚書藴道:“姚副總,你必須要把我們公司的文化、製度、主旨給貫沏下去,讓職工們必須明白,公司所有的製度和規範是必須嚴格遵守的,不再是同以前的國企軍企,有商量和妥協的餘地。”
這話雖然是對姚書藴說的,但其實是說給這邊所有的管理團隊的,眾人心裏凜然,再次感覺到了目前公司和以前國企的不同。
響鼓不用重錘,而且陳谘的身份也不需要,這已經是他第二次對東方廠的這些老高管強調了,不會有第三次。
這次還不懂,那麼等待他們的將來是回去勞動派遣公司。
會議室裏氣氛沉悶,姚書藴打破僵局道:“姚部長,我們現在有備用的廠家嗎?”
“我們目前的車架是由朱城鋼管機械設備廠加工的,由於車架的加工精度和焊接要求較高,最開始招標的時候隻有他們合格,所以目前他們是唯一的供應商,這批次的數量總共是30000套,各種型號一萬,是我們目前差不多一個月的產能。“
“輪轂倒是有備選供應商,但是,剛剛我聯係的備用廠家表示他們達不到我們的技術要求,我很是奇怪,當初招標的時候不是審核過他們的技術水平的嗎?”
新來的采購部長孔潤智有點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