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撈錢模式(2 / 2)

林之瞳三十三歲年紀,在律師行業精英律師中算是年輕人,能夠成為努力攀登大律師路程上的精英律師,自身能力和背後的背景都屬於上上之選。

話說港城的律所裏流行從專職律師往大律師突破和業務突破,前者給有大律所篩選的優質客戶提供專業服務,收入有保障,是大部分律師的首選,後一種純粹靠過硬的能力,但是最是牛逼。

而陳谘在律所裏是屬於成長型客戶,不屬於目前最優,適合還有時間打拚的年輕律師,林之瞳卻是李大律師的外甥,所以近水樓台先得月。

兩方現在都屬於成長型,所以價格也就不高,陳谘目前是給20萬一年。

“還是招聘一名吧!我未來在港城的事務也需要一個人來幫忙打理,你就幫我找一下,男女不限,年紀在30歲以下,金融和媒體專業優先,這家公司目前主要運作我的版權和專利,未來可能會往綜合方麵發展,有MBA或者管理經驗的是基礎。”陳谘思索了一下道。

“好的,那我們現在去投資公司嗎?”

卻是專職律師一般會和客戶緊密接觸一段時間,以了解客戶各個方麵,對於林之瞳來說,卻充當陳谘助手一樣。

“去吧!雷曼兄弟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都有賬戶是吧!”陳谘向林之瞳確認。

“是的!您為何不在高盛開戶,現在高盛也不錯的,我們律所就在高盛有賬戶,人麵也非常的熟悉。”林之瞳好奇的道。

“哈哈!雷曼兄弟不是和高盛一樣嗎?“陳谘一句話岔開了過去。

事實上卻是忌諱高盛龐大的美國政府關係,而雷曼則不一樣,去年剛剛出了大簍子,未來這個龐然大物更是倒閉。

陳谘預計自己未來肯定會把資本市場當成提款機,那就的從一開始就防備著自己的投資秘密讓這種美國的秘密打手知道。

作為一個曾經的上市公司高管,基本的資本知識是必須的,當然也會有專門的培訓,陳谘本身也特別感興趣,後來特別去考試了證券資格證。

99年牛市入市,那時候陳谘中專畢業,正讀全日製自考班,同時給公司做程序員,積蓄了幾千塊,到2001年翻四倍,稍後股市崩盤後全虧完。

01年到04年陸續投入接近七八萬,4千出局。

05年,陳谘已經是一家港資國際集團的IT主管,5萬入市,08年初20萬出局,最高曾到達40萬。

從此陳谘在a股的資本操作隻留下了自己投資額的十分之一。

因為被a股的政策市場嚇怕了,總是莫名其妙的被當韭菜割,是誰也受不了。

由於當時的公司是港資公司,港籍的同事就建議陳谘進入港島資本市場,那裏的環境更加合適真正的資本人士搏擊。

所以陳谘05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國際市場博弈。

但是陳谘的資金在股市和期市、期貨市場的配比一直維持在3:7左右,主要的標的也一直在恒指期貨、日經上麵,納斯達克和道瓊斯、富時指數也玩玩,期貨、期權、現貨都少量參與,其它的就比較少些。

所以來了這年代,陳谘也沒法對哪隻個股怎麼個情況記得清楚,再一個事實上玩熟悉了指數期貨後,很多對短線敏感的選手,比較少去玩個股。

相比股票,期指的波動百分比肯定要低很多,但是收益卻由於可以場內直接杠杆,反而顯得要比股票好炒作。

當然風險肯定要更大,如果陳谘不是有重生的金手指,肯定也會在股票市場先做一部分保守對衝後,才會在期市、期貨市場對衝操作。

現在嘛!這還需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