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長老一聽,激動地連忙跪下稱謝門主。他早有此意,但門主不發話,他不敢僭越。
正在此時,忽有一弟子來報。說是楚國大軍兵臨城下,已將洛邑圍了起來。
康長老疑惑地看了一眼屈巫,神色微微有些改變。
屈巫記得自己第一次見七大長老時,尚且戴著麵具。那時候自己與他們之間尚未建立起信任,但很快自己就信任了他們,公開了自己的身份,而他們對自己更是信任有加,惟命是從。
現在康長老這疑惑的眼神是什麼意思?難不成楚國大軍是我帶來的?
沒想到,自己前腳走,楚莊王就將三萬兵馬跟在了後麵。隨我而來,卻又不讓我知曉,玩什麼把戲?屈巫心中冷笑了一下。
屈巫沉吟了一會兒說:“即刻告知天子,我要見他。”
周王朝偏殿暗室裏。屈巫拜倒在地,說:“七殺門主屈巫叩見陛下。”
周定王竟張口結舌回不過來神,好半天才顫抖著聲音說:“你、你是門主?”
屈巫從懷裏拿出了令牌,雙手呈獻給周定王。周定王也拿出一塊一模一樣的令牌,他將兩塊令牌合在一起,竟是天衣無縫的一個立體玉龍,想必是同一塊玉料上雕刻而成。
“快,快,請起!”周定王激動地說著。
屈巫暗忖,原來這令牌是一反一正的兩塊。祖師爺真是煞費苦心啊!
周定王不容屈巫坐定,趕緊就說:“楚子此番親自帶三萬兵馬前來,可知何意?”
“他親自來了?”屈巫的腦海裏滑過楚莊王虎背熊腰的偉岸身姿,心中竟是說不出來的滋味。曾幾何時,自己對楚莊王頂禮膜拜,發誓要助他爭霸。而如今,卻是君臣離心,分道揚鑣。
周定王看著屈巫不語。當他見到屈巫的那一瞬間,立刻明白了為何至今七殺門主不與自己相見的緣由。屈巫是楚莊王的左膀右臂,天下盡知。不過,此時此刻,屈巫能主動來見,起碼表明他承認了七殺門的淵源。
“陛下。他先讓我來問鼎,自己又隨後前來,必定來者不善。硬碰是難以讓他退兵的。可否先做出姿態,派人去楚營慰問?”屈巫建議著。
周定王連連點頭。是啊,以柔克剛,衰退的大周朝除了這招還能有什麼?可是,周朝已是個空架子,拿什麼慰問人家?
屈巫知周定王心結,便說已讓康長老去準備酒水食物了。周定王暗想如此睿智之人,如果死心塌地為楚莊王,楚莊王必定能成事。
屈巫又說:“他必定會問鼎之重量。陛下,請派一善辯之人,告知他九鼎在德不在重。即可羞辱他,讓他退兵。”屈巫說完,心兒竟似被誰揪了一把。大王,你若能修德,我屈巫豈能背叛你?
周定王明白過來,不禁哈哈大笑。屈巫,楚國重臣,七殺門主,大周的看家護衛。多麼不可思議。不過,周定王知道周朝已經擺不了以前的威風,便做出了一副非常尊重屈巫的架勢,使得屈巫越發渾身不自在起來。
果不其然,周定王派了個號稱三寸不爛之舌的辯士,出使去了楚營。
楚莊王收下周天子的慰問品,就一點也不客氣地問道:“周朝的傳國之寶‘九鼎’有多重?”
那位辯士不慌不忙地說:“九鼎在德,不在重也!”
然後就滔滔不絕地給楚莊王講起了曆史,什麼九鼎當年為大禹所鑄,所以歸夏朝所有;夏朝失德,鼎便為商朝所有;商朝又失德,鼎又歸了大周。
而大周朝是重德的,曆來善待各諸侯國,從未有過夏桀商紂那樣的暴君,所以鼎之輕重,就毋須再問了。
直把楚莊王侃得是七竅生煙八處冒火,連連揮手說:“好、好,明白了,明白了!”
第二天一大早,楚莊王就拔營起寨,打道回府。似乎是為了表示自己很有德行,居然還給周天子上了一道奏表,說自己帶兵演習,路過洛邑,隻望沒驚擾聖駕。現因天子未曾召見,自己不能無故覲見,因而回楚國去了。雲雲。
周定王拿著楚莊王的上表,看了許久自言自語地說:“知楚子者屈巫也!”隨即深思,屈巫七殺門主的身份不假,可他會真心維護大周嗎?
(注):周朝的諸侯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級。天子稱呼諸侯在該國國名後加上該國爵別。楚國為子爵,所以稱楚莊王為“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