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戰績:曹仁零星戰績極多,不提。最有名的兩戰,一是赤壁之戰後,南郡戰周瑜和劉備。一是樊城之戰,大戰關羽。南郡戰周瑜,最後丟了,但曹仁不丟人:當時曹操赤壁方敗,孫劉士氣大盛,而曹仁在南郡屬於客場作戰,簡直是絕境。但周瑜大軍好歹圍著打了一年多,曹仁才退走。須知當時因為關羽絕北道的緣故,李通、徐晃、樂進等都無法來援。真就是靠曹仁在大逆境下,硬撐了一年。樊城戰關羽,也不丟人。三國就一個關羽。說到曹仁守樊城,得提他最了不起的地方: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羽乘船臨城,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欲盡,救兵不至。仁激厲將士,示以必死,將士感之皆無二。徐晃救至,水亦稍減,晃從外擊羽,仁得潰圍出,羽退走。鼓舞將士,絕境中守住。了不起吧?這不是孤例。太祖軍還,為繡所追,軍不利,士卒喪氣,仁率厲將士甚奮,太祖壯之,遂破繡。曹仁勇猛,但不是匹夫之勇。他非常擅長鼓舞士氣,意誌如鐵,這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
到最後,跟其他名將做個比較。於禁徐晃、樂進張郃、曹洪夏侯惇,都不夠跟他比,所以不提了。能跟曹仁比的,西邊夏侯淵,東邊張遼,而已。
夏侯淵在西邊的戰績也很華麗,但他死後,曹操都說他是白地將軍,不算好話。張遼是超級偶像派,尤其合肥把孫權打爆無數次,已成傳奇。但這裏有個細節:曹操時代,五子良將,包括張遼,從來沒獨立指揮過戰役。你沒看錯,夏侯淵是征西將軍,都統西麵;曹仁是征南將軍,對付南麵。張遼呢?八百破十萬之前,他是個蕩寇將軍。實際上,張遼一直是和李典、樂進合作,沒有獨立出戰過,哪怕後來當了征東,依然如此。而曹仁,從早期就有無數獨立作戰範例,包括濮陽時期作為別動隊、官渡之戰間隙南破劉備於汝南、南郡擋孫劉聯軍、襄樊應付關羽,都是獨立作戰。
所以說,曹仁的格局,比張遼略大一點。如果考慮到,孫權長期被張遼、滿寵等人當經驗包刷,那麼,曹仁的對手周瑜和關羽,比孫權實在高太多了。如是,這就是我眼中的曹仁:曹魏武勇前二、善於用騎兵、善於防守、方麵大員、和周瑜關羽打得你死我活。尤其是年輕時不羈放浪,為將後嚴謹奉法,與士卒同甘共苦的血氣。非常有個人魅力的家夥。曹魏第一將是也。(資料轉載至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