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英低下腦袋歎了口氣說:“誰想到扶持一個破皇帝那麼沒用,隻顧享樂,昏庸無能;誰想到大明王朝這麼快就土崩瓦解,我還想著能維持幾十年,到時告老還鄉;誰想到王爺英明神武,平定北方,南征各省如此之神速。”
李斌知道最後一句是拍馬屁,也不揭穿便說:“馬大人也是進士出身,滿腹經綸,為何不知大明如何丟掉江山的?還不是你們這些奸臣、閹黨所致,到了南明為何不整頓朝綱,勵精圖治,以圖恢複江山,反而為一已之私,貪圖富貴,爭權奪利,偏安江左,丟了江山不說更丟了性命,你們這是何苦呢?”
“唉、王爺教訓的是,隻是身在其中不辯是非,追逐名利世人皆如此,我乃一凡夫俗子,聖賢之書沒有貫通,考取進士全憑寫的一手八股文,實在慚愧。”
在東林黨、複社等人強烈要求下,李斌把馬士英交給他們處理,結果真的在街市口被斬首。要求捉拿阮大铖,到處布滿緝拿的布告。因為阮大铖曾寫書誣東林黨為蝗、複社為喃,皆為害蟲。
東林黨領袖薑曰廣、劉宗周、高宏圖、張槙言等人麵見李斌,要求複職。明末晚期李斌印象最深的是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三大思想家。王夫之在衡陽便問他們:“顧炎武、黃宗羲何在?”
劉宗周是黃宗羲的老師便說:“顧炎武在杭州,黃宗羲被馬士英陷害在南京獄中。”
劉宗周也是晚明一代大家,萬曆時考中進士,崇禎年間任工部侍郎、左都禦史曾三次被罷官。有記載:崇禎急於求治,他說要治心;崇禎要求才望之士,他說操守第一;崇禎問退敵弭寇之術,他說仁義之本。
李斌立即派人釋放黃宗羲,尋找顧炎武。對劉宗周說:“如今東林、複社高朋滿座,且不黨爭、派係又起,先生有何良言止於弭?”
“王爺所言極是,應下令言所不實者革職,取消各黨派、團體、社團。”
“前者倒是一個辦法,後者不妥,然各位以文會友,以畫齊集,還能抓捕之?不過從今往後不另設朝廷,南京隻設府衙,管理江蘇一省之地,你們如有意可到京城為官,我可以寫封推薦信。先生你可到徽州做知府。”
這時黃宗羲被帶到。曆史稱其經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曆算家、教育家。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的美譽。尤其在稅收改革上,曆朝曆代農民負擔在下降一段時間後,又漲到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黃宗羲稱之為“積累莫返之害”,稱為“黃宗羲定律”。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曾提到此定律。
政治思想上在《明夷待訪錄》中,抨擊了“家天下”的專製君主製度,傳遞了“民主”精神,在當時環境下難得可貴。認為“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有學者認為他的思想接近現代民主思想,在民權理論上超越了歐洲的盧梭。
李斌曾記的他有句名言就說:“黃先生受苦了,先生是否說過:‘情者,可以貫金而動鬼神’之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