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平壤大捷(2 / 2)

平壤之戰明史記載很簡單,隻說小西行長棄城逃跑,具體時間,地點都沒有。李斌無法了解隻有白天讓火槍手睡覺,晚上全體出動,守在平壤城東麵大同江路口。

小西行長趁夜色用繩索從北門把士兵一個個掉下去,帶領兩千日軍由北麵向大同江附近靠近,然後再斜插東麵準備跨過大同江,沒想到李斌早已在此埋伏,可惜帶人太少,1500名火槍還是抵擋不住日軍瘋狂逃跑,這時明軍埋伏在東麵的伏兵李寧和查大受率部及時趕到,李斌一看有了增援對葛大彪說現在什麼都別管,你帶他們四個人給我抓住前麵倭寇最大的官給你們請功。

葛大彪五人騎馬飛奔,也不管路旁的倭寇直奔小西行長而去,小西行長侍衛拔刀抵擋,葛大彪揮舞狼牙棒說:“我來對付他們,你們快去抓住倭首。”

總算李斌沒白養兩個武功高手,其中一個叫謝長順的看見小西行長揮舞戰刀,身形矯健一劍斬下小西行長一條手臂,後麵三人齊上擒住日軍第一軍團長小西行長。還是有800日軍士兵泅渡大同江逃了回去。

平壤之戰斬敵17200人,生擒日軍第一軍團長小西行長,使第一軍團徹底報銷。明軍也損失15000人,相差不多。李如鬆上報時竟然寫殺敵3萬,被李斌說毫無意義,多此一舉,留下把柄後又改回。

明朝軍隊報戰功多報,冒功的事常見;往往殺了一千說五千,殺了一萬說3萬。李如鬆跟他爹爹這事幹多了已成自然。

平壤大捷李斌生擒小西行長居功至偉,萬曆當即下旨:授李斌為定遠將軍。內閣大臣多方阻撓說提升太快,李家本來就有幾個副總兵,又把李斌推到前台不妥。萬曆可不管這麼多,心想我妹夫的官不大怎麼娶郡主?

朝鮮國王李訟見已占平壤,催促明軍盡快進攻王京(漢城),被李如鬆罵了回去,又找到李斌幫忙說如能複國定不忘李家好處。李斌卻慢條斯理說你能有什麼好處,要錢沒有,美女都醜,破爛國家一個。搞的李訟臉色通紅尷尬無比。

這時朝鮮軍倒有出彩的地方,朝鮮海軍在左水使李舜臣帶領下,出動75艘戰船大敗日軍海軍,幾乎切斷了日軍到朝鮮釜山的交通補給線。曆史記載不詳細,沒有具體戰事,有學者認為肯定是朝鮮海軍武器要比日軍海軍先進。筆者倒不苟同,朝鮮本來就是破敗國家,也沒有財力營造戰船,是人起到關鍵決定作用;李舜臣機智勇敢,善於水戰,精心計劃,又是保衛國家存亡之戰,才有此戰績。武器方麵應該相差無幾。

女真人努爾哈赤聽說倭寇進犯朝鮮,要求助朝鮮一臂之力準備出兵協助朝鮮,被李訟婉言拒絕,他也知道引狼入室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