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火燒龍山(1 / 2)

為了向朝鮮王京推進,李如鬆又調鴨綠江的四川副總兵劉挺入朝鮮平壤。劉挺外號“劉大刀”使的一手好刀法,刀重120斤,比關羽刀80斤還重40斤。

部隊出平壤在開成駐紮,李如鬆派出許多探哨,結果一去不回,朝鮮的老百姓卻說,一路之上未發現倭賊,有的還說日軍已經離開王京。李如鬆著急想探個究竟帶領五千騎兵出營直撲王京。李斌被李訟每天纏著,都是些車軲轆話,出兵複國,回來沒看見李如鬆就問二哥李如柏,才知道李如鬆又貿然出兵。

“二哥快帶兵馳援,探哨不回倭寇必有埋伏。”

此時李如鬆在距離王京三十裏的蹄碧館的地方,前鋒查大受和老五李如梅國過了蹄碧館在礪石嶺遇襲,雙方展開激戰,日軍隻有800人被擊潰,查大受剛想乘勝追擊,右側遭到日軍鐵炮攻擊,殺出2000名日軍,明軍撤退與李如鬆會合。

李如鬆聽說有兩千日軍也沒在意,就在蹄碧館休整五個小時,這時探馬報告右側發現2萬名日軍向我方靠近,李如鬆急忙集合兵馬後撤,突然從正麵又來2萬日軍向他們進攻,由於蹄碧館地形狹隘,又多泥濘水田,不利騎兵行動,李如鬆且戰且退,其中有一金甲倭將竟單挑李如鬆,兩人殺的難解難分,李如梅善箭一箭射死倭將繼續後撤。

這時有三千日軍出現在明軍左側山峰,明軍右麵出現日軍鐵炮,正麵眼看5000日軍舉刀殺來。三麵受圍李如鬆率部邊打邊退,日軍的包圍圈越來越緊。

“大哥莫慌小弟來也。”李如柏率8000兵趕到,一陣急射(箭)把李如鬆從日軍廝殺中解救出來。

日軍後續部隊源源不斷,並且出現大量火槍手,一排排鐵砂傾瀉明軍隊伍,明軍雖然增加8000人仍未能頂住日軍的進攻。日軍采取的戰術是火槍手與刀牌手的配合,火槍手打完了,刀牌手跟上,火槍手裝完彈藥,刀牌手退下循環往複造成明軍大量傷亡。

日軍正麵纏繞,兩麵包抄圍堵明軍,形勢相當危機,一但被圍後果不堪設想。

“幾位哥哥莫慌小弟來也。”李斌帶500騎兵火槍隊從後搶先爭前,一排火槍發出,衝過來的倭寇倒下一片,接著又一排火槍日軍猛然刹住腳步,什麼時候明朝軍隊的火槍這麼厲害,還學會我們的三段射?一下被打蒙了。李斌也不戀戰打完就跑,跳出日軍的包圍圈。

李斌說:“你們先走我來斷後。”幾位哥哥麵麵相覷,從小就是他們衝鋒在前,小九在後麵跟著,現在反過來了。也不是李斌說大話,日軍不是騎兵,靠火器優勢進攻,正是李斌所長,所謂:一物降一物。李斌的火槍隊正是日軍的克星,他們的火繩槍還沒走到位就要吃槍子了。

李斌邊打邊退不讓日軍靠近,慢慢拉開了距離,這時天色已暗,日軍看沒便宜可占漸漸退去。此一戰明軍損失近6000人,看似不多,最主要的是騎兵精銳部隊,李如鬆的親兵衛隊基本喪失。同時引起了明軍內部的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