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主將之爭(1 / 2)

“老爺、夫人九爺醒了。”

李斌再次醒來猛一睜眼看見周圍都是不認識的人,有兩個慈祥麵容的老人站在麵前,身後六七個年輕相當的人。

“兒啊,你好些了沒有?”

李斌一時沒轉過彎來,心想從哪冒出個娘,我這是在哪?眼中露出疑惑的目光。

李如鬆走出來說:“小九、這是爹、娘後麵是幾個哥哥。你這是到家了。”

李斌忙想起身拜見,被娘用手壓在床上,隻有說:“孩兒拜見爹、娘。“

“好了,你現在身子弱注意休息。”眾人慢慢散去。夫人帶著春桃給他喂飯,邊把一路拿酒給他擦身,回到遼陽說與他聽。還說大哥馬上要啟程去朝鮮。李斌聽後急忙說:“快把大哥叫來。”

李如鬆戎裝一身正準備出發聽到李斌叫他,穿著盔甲進了房間:“九弟有何事?”

“大哥、此時萬不能出兵入朝,你的身份未定,楊鎬是遼東經略,你一去必聽命於他,他若是個帥才倒也罷了,我卻聽說他隻是紙上談兵的趙括,到時他瞎指揮聽了葬送我大明士兵,不聽告你違抗軍令,如果你驢脾氣一犯跟他賭氣,便宜了倭賊不說,大哥命已休亦。”

夫人和春桃偷偷笑,李如鬆大大咧咧說:“九弟說的不無道理,可皇上讓我出兵我不能不去呀。”

“大哥怎麼如此老實,寧夏大戰不久又一路趕來,以部隊疲乏,傷兵居多,天寒地凍為由在此休整,誰也放不出個屁來。”春桃隻想笑,夫人拍了他一下。

“好、好還是九弟遠見,想的周全。”

經略是明朝對一個地區有較大軍事行動臨時任命的官職,統管這一地區的軍事行動,比總兵和巡撫都大。遼東經略楊鎬此時在鴨綠江畔火急火燎,他一個文人進士出身從未打過仗,迫不及待想建功立業見李如鬆還未到立功心切,帶著12000人跨過鴨綠江向朝鮮縱深挺進,一路上派出朝鮮士兵做為哨探多方打探,根本沒有倭寇蹤影。

到達朝鮮叫肅寧管的地方,山高樹密楊鎬仍渾然不知,突然間山搖地動衝出無數個倭寇,先是大量火槍、火炮射擊,而後刀、槍、箭並出,殺的楊鎬措手不及,臨戰不組織抵抗反而掉頭就跑,被倭寇追殺使明朝士兵損失8000餘人,第二次入朝慘敗而歸。

事後楊鎬不思悔過反上書朝廷列出失敗三大理由:一援兵遲遲未到。二朝鮮兵探敵不明,貪生怕死,遇敵即潰。三糧草短缺,火器不足。

奏疏傳到內閣,認為楊鎬失敗有因,正是戰時不宜換將,其實更多的原因是因為楊鎬是他們推薦的,如果換將等於認同楊鎬的無能,是打他們的臉。從未想過國家的利益,士兵們的鮮血難道還比不過他們的臉皮?

萬曆很氣憤但他也隻想結果對過程並不在意,內閣不同意換將,他也並不在意但還是認為隻有李如鬆靠的住,再次建議任命李如鬆為都督統管遼東軍事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