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對河南省經濟發展的影響
地方經濟
作者:張翊
摘要:從創業板對河南省經濟的影響出發,論述了創業板在河南省的重要意義,它為中小企業提供了融資渠道,完善了河南省的創業投資體係。另外也針對創業板風險較大的特點,提出了風險防範措施,使創業板能更好的促進河南國民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創業板;河南;經濟發展;影響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1-0-01
一、河南省經濟狀況分析
2010年,河南省的中小企業數量超過3萬多家,占河南省企業總數的95%以上,中小企業就業人口占就業總數的70%以上,出口產值占到出口總值的60%以上,上繳利稅占到五成以上,是河南省經濟發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河南的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全省中小企業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據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2011年11月23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在開拓國外市場方麵表現突出,外貿出口取得明顯成效。前三季度,全省中小企業出口交貨值429.65億元。總體來看,我省的中小企業發展勢頭良好,現已成為我省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來源和就業渠道,在市場經濟的大舞台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河南省的中小企業結構比較單一。河南省的中小企業行業涉及四十多個行業,多數以農副產品加工業和采礦業為主,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第三產業、高新技術等新興產業發展緩慢。我省的產品開發能力不足、創新能力不高。另外,我省中小企業的技術條件不足,部分企業的生產工具相當落後,這就導致了產品耗能大,環境汙染比較嚴重,產品不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不盡如人意。
二、河南省創業板上市情況分析
2009年3月30日,中國證監會頒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並於5月1日起實施。2009年9月25日,創業板開始發行新股,28家中小企業首批通過國內創業板進行融資。“2009創業板與中小企業投融資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圍繞進一步完善創業板市場製度、服務中小企業融資、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擴大民間資本投資的主題,對中小企業融資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創業板的推出為數量眾多的自主創新和成長型創業企業提供資本市場服務,同時通過資本市場的示範效應,發揮拉動民間投資、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以創業促就業的重要作用。創業板對上市企業的門檻比主板降低了很多,但相對來說,《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規則》有關規定更加嚴格,在降低創業板上市門檻的同時,也控製了投資者在創業板的投資風險,為中小企業在創業板上有效融資提供了政策保障,為創業板的健康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些文件通過約束公司申請上市時所需要達到的條件,保障上市後公司的健康快速發展,而企業的成長性是否持久,又是決定上市企業能否持續發展的最終原因。因此,中小企業在籌備創業板上市期間,特別要注意確保其自身成長性達到有關標準,才能通過創業板獲得有效融資,促進其自身發展。首批創業板上市的28家公司中,隻有1家公司隸屬於河南省省,截止2011年9月30日,創業板上市的123家公司中,也僅有3家公司隸屬於河南省。本課題以河南省中小企業為研究對象,構建的針對河南省中小企業創業板上市的成長性評價體係,並對河南省中小企業的成長性進行評價分析,發現河南寧省中小企業籌備創業板上市的優勢與不足,為河南省中小企業創業板上市準備提供指導意見,從而加快河南省中小企業創業板上市進程,促進解決其融資難題。
調查報告顯示,河南新建企業繼續增加,但停產、半停產、倒閉企業增多。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中小企業發展到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7803家;個體經營單位達208.2萬個,比去年同期增加22.7萬個。但停產、半停產、倒閉企業也明顯增多。其中,94.1%的企業反映,貸款難仍是製約發展的主要問題,55%的中小企業因流動資金不足而達不到設計生產能力,92%的中小企業因資金不足而難以擴大生產規模或進行技術改造,84.3%的中小企業資金來源主要依靠民間融資和自有資金。據調查統計,獲得金融機構信貸的中小企業僅占全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總數的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