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體係的發展展望(1 / 2)

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體係的發展展望

地方經濟

作者:趙穎 崔進

摘要:江蘇省中小企業現代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企業日益增長的信息化需求矛盾日益突出,政府在信息化建設中應發揮主導作用,不斷優化信息服務體係。為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政府需要不斷有效地配置資源,逐步完善服務體係,並發揮其他主體的優勢。

關鍵詞: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體係;江蘇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1-0-02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黨中央、國務院及時做出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重大戰略決策,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具有重大意義。大力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是促進“兩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內容,是提高中小企業發展質量、整體素質和競爭能力的有效途徑,對中小企業拓展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提升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創新商業模式發揮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通過開展精益研發、管理升級、電子商務應用、融資服務等信息化服務平台試點,解決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弱、管理水平低、資金不足、市場開拓難等突出問題。

一、國內外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趨勢

當前國外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主要呈現以下幾方麵趨勢:強調技術應用與業務創新、管理創新相結合,利用信息網絡技術進行文件管理、員工考勤和生產時間管理、需求預測、庫存管理、合作設計、個性化定製,整合企業內部各種資源;以電子商務和外包切入,優化供應鏈,2006年以來,歐盟國家約有2/3的中小企業在網上尋找合適的供應商,在線開展詢價、采購/銷售確認等電子商務活動,其中,約有10%的中小企業已將公司的ICT係統與其供應商或大客戶聯網;ICT產品與服務廠商更加麵向中小企業多層次需求,提供物美價廉、簡便宜用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創新中小企業服務模式;基於移動商務和移動支付等新技術的應用,對中小企業產生示範影響;重視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宣傳教育和人員培訓;加強對中小企業信息化績效的測評和研究,提高中小企業信息化績效的顯示度。

二、中小企業對於信息化的主要需求集中在解決眼前急迫的生存問題上

2011年,江蘇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實現產值7.5萬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68.6%,同比增長26.8%;實現銷售收入7.3萬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68.3%,同比增長25.9%,高於全省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增幅1.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16.6個百分點。目前,江蘇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主要分布於機械、輕工、石化、紡織、冶金、電子、建材、醫藥等八個行業,從銷售收入占比情況分析,機械占29.8%、輕工占13.5%、石化占14.6%、紡織占11.2%、冶金占9.9%、電子占8.06%、建材占4.9%、醫藥占2.12%。

近年來,中小企業產業分布出現了一些新變化,由過去機械、輕工、紡織等傳統產業為主,逐步向電子信息、裝備製造業、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拓展。一大批中小企業搶占發展先機,快速占領新興市場並成為新興產業發展的“領頭羊”。中小企業迫切需要通過信息化了解市場信息,增強銷售能力,發現更多的新客戶。在生產和研發方麵,中小企業是把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作為最需要通過信息化解決的問題。在企業管理方麵,中小企業的信息化需求更多的是掌握企業經營情況,其次是提高工作效率。

三、江蘇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建設現狀和發展展望

我國自2006年開展中小企業信息化來,充分發揮政府政策引導、平台建設、環境營造職能作用。工業和信息化部把2012年確定為中小企業服務年,在全國範圍廣泛深入開展以“服務企業,助力成長”為主題的服務活動,給中小企業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幫助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度難關、謀發展。江蘇地方主管部門和信息化服務商充分發揮的源優勢,多方配合,組織開展大規模的推廣活動,建立了中小企業信息化輔導站和信息化服務中心,以及信息化大講堂、專家谘詢會、免費參觀、信息平台。在2012年推廣信息化應用和服務的經驗基礎上,將進一步根據中小特別是小微企業的需求,優化服務內容,強化對中小微企業信息提升顯著的服務。

1.優化和強化服務平台作用

(1)充分發揮第三方信息平台的功能和作用。

緊密圍繞中小企業信息服務平台第三方,進一步強化有針對性、專業化的服務。細化、深化中小企業信息服務平台服務內容,加強對不同區域、不同規模、不同行業中小企業運用信息技術的分類指導,促進中小企業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網站宣傳、客戶服務、供應鏈管理和電子商務應用及市場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