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亞總部經濟建設現狀及對策(2 / 3)

三亞在國際經濟關係中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從三亞向東經菲律賓至西太平洋,向南經澳大利亞至南太平洋,向西南經中南半島至印度洋以及大西洋,比在廣州出發近900公裏左右,是祖國真正的南大門。

(四)對外開放,城市影響力繼續提升

三亞吸引了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清華三亞國際數學論壇;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世界沙灘排球巡回賽;歐洲職業高爾夫球巡回賽;中國遊艇、公務機及奢華生活第一展等具有重大影響的論壇及賽事活動。

總體實力的上升為三亞發展總部經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根據中國社科院2012年的一份研究報告,三亞在全國294個城市中,綜合實力排名第96,但城市成長速度卻位居第三,由此可見三亞的發展潛力非常大。

(五)配套體係基本形成

一是形成了良好的產業聚集平台。二是初步形成了與總部經濟相適應的服務業支撐體係。在三亞城市的發展及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形成了以旅遊業和房地產業為主的,全麵覆蓋了金融、保險、會展、商務、物流、電子信息網絡等服務業產業鏈條。

三亞服務業的良好發展基礎為總部經濟的實現提供了方向和條件,結合三亞自身發展優勢可以科學製定總部經濟發展策略,花最小的力氣收獲最大的成果。

三、提升三亞總部經濟功能的對策

(一)完善總部經濟發展的條件

總部經濟理論首創者、北京市社會科學院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趙弘研究員總結出一個城市發展總部經濟需要具備五個方麵的條件。針對這五個條件,三亞總部經濟發展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麵的工作。

1.做好人才的引進與管理工作。三亞房價、物價水平和工資水平的嚴重脫節導致三亞人才流失嚴重,缺乏高端專業型人才。雖然三亞旅遊和城市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但由於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的製約,人才配備上存在結構性障礙。三亞要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培養本土人才,提高市民整體素質。針對外來高素質人才的顧慮,三亞應在物價、住房、戶口、編製待遇以及其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方麵給予一定的照顧,以吸引人才到我市就業。有了豐富的人力資源保障,才有更多企業願意將總部落戶三亞,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2.高效的法律製度環境和多元文化氛圍。企業選擇在一個地方設立總部,一定希望當地有公平公正的法律體係和廉潔高效的執法係統。總部經濟不僅僅是針對國內的企業總部,是針對世界性的企業組織,法律法規要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為投資商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同時,發展總部經濟,更要在城市管理、文化氛圍等軟件方麵具備良好的素質,三亞要提高以更適應總部經濟的發展。

3.轉變政府職能,加強總部經濟發展的製度環境建設。在發展總部經濟過程中,政府應該對自身的職能進行準確定位,發揮引導作用,做好企業競技的“裁判員”,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4.發展服務支撐體係。三亞在現代服務業上的發展尚缺乏經驗,金融、保險、法律等領域遠不及其他成熟的總部經濟城市。三亞發展總部經濟,要逐漸發展起支撐總部經濟的各項專業服務配套,這不僅可以保持總部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利於優化三亞的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5.完善基礎建設與配套。三亞城市的城市容量和承載能力已超過原設計負荷,要發展總部經濟需要更加穩定和齊全的市政配套實施作為支撐。三亞無論在交通、水電設施還是郵電通訊工程都不足以達到發展總部經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