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田間道路交通建設保障。農村田間道路建設是元謀發展高原特色農業必需的保障之一。就元謀實際情況來說,在新開發的土地上,對田間道路要高標準嚴要求的建設和管護。對原有土地上的農村田間道路或做好維護工作或納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中,或根據工作的具體情況,單列專項規劃,同時組織農業、建設、規劃等方麵的專業人員,根據農業生產實際和農村特點確定田間道路建設維護的標準。
3.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要高度重視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鞏固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自然生態修複、水土保持等成果;要高度重視工礦企業發展工作,科學規劃工業發展布局,嚴格礦產資源開發,堅決杜絕人為造成水土流失和汙染,確保元謀的天藍、地綠、水淨。進一步治理工業、生活汙染及農業生產中不合理使用化肥、農藥、農膜造成的汙染,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為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提供優良的生產環境,生產出質優效高的農產品。
4.土地保護與開發利用。首先要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全麵落實耕地保護責任製,建立和完善土地違法違規案件查處協調機製,切實控製建設占用耕地和林地。其次要高度重視農村土地流轉工作,依法規範農村土地流轉秩序,第三加大中低產田地改造力度,在改造中要實行溝、渠、田、林、路綜合治理,做到產業發展、生態建設與水土治理相結合。
(五)“5”是強化五個方麵的工作——農業科技推廣、農產品質量安全、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綠色農產品收儲加工、農產品認證應用工作
1.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農業技術推廣是農業科學技術轉化為農業現實生產力的橋梁和紐帶。一是健全現代農業技術推廣體係。形成上下聯動、區域輻射帶動的農業技術推廣網絡,同時建立“專家-農技人員-科技示範戶”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快速通道。二是加強對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民的培訓。三是加大經費投入,為農技推廣工作提供保障。四是創新方式方法,激發農技推廣工作活力。
2.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從農產品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農業生產過程、包裝標識和市場準入等五個環節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一是產地環境。要重點解決化肥、農藥、獸藥、飼料等農業投入品對農業生態環境和農產品的汙染。二是農業投入品。按照《農藥管理條例》、《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健全農業投入品的市場準入製度,加強對農業投入品市場的監督管理。三是生產過程。指導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嚴格按照標準組織生產和加工,科學合理使用化肥、農藥、獸藥、飼料等農業投入品和灌溉、養殖用水。四是包裝標識。要根據不同農產品的特點,逐步推行產品分級包裝上市。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製度。五是市場準入。在生產基地、批發市場,建立農產品自檢製度。產品檢測檢驗合格,方可投放市場或進入農產品專營區銷售。
3.爭取政策扶持資金支持。發展高原特色農業,全方位政策扶持與資金投入是關鍵。一是要積極爭取國家對高原特色農業政策扶持與資金支持,夯實發展基礎。二是加大縣財政對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資金扶持力度。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議可嚐試用土地、農產品等作為抵押,實行低息貸款,使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入到高原特色農業的發展中,以幫助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拓寬融資渠道。
4.綠色農產品收儲加工工作。一是要用工業化的理念來發展農業。用包裝配送外銷和精深加工外銷“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來拓展元謀蔬菜外銷市場。二是合理布局品種結構和種植規模,促進農產品由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三是按照“圍繞加工建基地,建好基地促加工”的思路,堅持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產業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原則加快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為龍頭企業提供充足的加工原料,依托龍頭促進基地發展。四是要加快引進發展農產品物流企業。五是要加快培強壯大農業龍頭企業。
5.加快農產品認證和應用工作。一是要加大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化肥、新農藥、新機具,提高科技對農業的支撐作用,樹立農產品的品牌意識。二是抓質量認證。要力爭通過3至5年的努力,形成一批資源優勢明顯、地方特色突出、科技含量較高的種植示範基地;一批市場占有率高、產品附加值高的名優產品;一批輻射麵廣、帶動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一批自願組合、互助互利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參考文獻:
[1]李忠吉.楚雄強農發展戰略研究[M].雲南:科學出版社,2008:157-162.
[2]元謀縣政協調研組.元謀縣蔬菜產業發展情況的調查[J].元謀社科,2012(2):16-19.
[3]胡忠華.元謀縣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元謀社科,2013(1):46-49.
[4]王壽芹,段繼梅.元謀縣發展現代農業的思考[J].元謀社科,2011(2):15-20.
[5]嚴麗娟.關於建設元謀綠色經濟強縣的思考[J].元謀社科,2011(1):4-7.
作者簡介:鄭豔(1970-),女,彝族,雲南元謀人,現在元謀縣委黨校工作,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政治理論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