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客觀條件限製下的檢索效果的不盡人意
1.網民的檢索能力影響檢索效率
在網絡環境下,人們經常會有檢索不到自己所需信息的困惑,尤其是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知識以及政府、企業數據資料等。和專業的檢索人員相比,普通網民的檢索能力比較弱,並且由於知識水平和專業的差異表現出了參差不齊的特征,比如,隻有初高中文化的網民和擁有大學及以上學曆的網民的檢索能力明顯存在差異,音樂專業的人檢索音樂信息要比其他專業的人更快速、準確,情報員掌握的檢索途徑要比一般調查員更多、更高效等等。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在那些每秒以億數更新的信息中,僅極小部分對於個體網民而言是有用的,如何迅速地從眾多無關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信息,和網民的檢索能力及信息素養掛鉤。
2.搜索引擎的信息過濾造成檢索的低效
網絡中信息屏蔽、截留、過濾無處不在,各類搜索引擎在幫助人們檢索有用信息時,必然對信息按照一定的權值等級進行分級和歸類,以便於給出一個權值降冪排列信息列表。網絡服務商對信息進行劃分的權值標準完全是自己確定的,這一權值可能是被檢索信息與網民所輸入的關鍵詞之間的相關度,也可能是被檢索信息源給予服務商的讚助費用,還可以是任何服務商認為適當的權值標準。
三、網絡環境下信息檢索困境的對策
信息檢索的困境,不僅僅是搜索引擎發展的困境,也是網民信息獲取的困境,除去法規政策的不完善及網絡環境、社會環境這些客觀因素,網民自身也需要不斷提升以適應日新月異的網絡化發展速度,同時網絡服務商也應體現專業性。
(一)網民應加強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是一種基本的能力素養,是信息時代一種基本的生存技能,包括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多方麵因素,具有信息素養的人能夠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並有能力有效地發現、評價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意識是學習和科研的前提,是開展信息檢索的內在動因。它作為信息素養的首要環節,對信息搜索而言至關重要。大多數人對於自己亟需的和感興趣的信息會保持足夠的敏感度和關注度,但是對於自己暫且不用的信息則漠然視之,即使是每天都在眼皮底下也視而不見。其實對於我們暫時不會用到的信息,平時也要有三分關注和宏觀了解,耳聽八方,眼觀六路,保持足夠的信息敏感度,掌握其概況,才能在以後用到時迅速聯想起來,並根據線索進行深入了解、研究和利用。
(二)檢索者盡量掌握多種檢索途徑,靈活運用
網民應盡量突破“傻瓜式”檢索的框架,檢索技巧不是在搜索引擎輸入關鍵詞這麼單一,組合搜索也就是多個條件的搜索,往往能夠增加甄別信息的條件,從而達到匹配度更高的搜索結果。穀歌和百度都有一個高級搜索頁麵,羅列了各種組合搜索的邏輯條件,比如完整匹配、匹配多個詞或排除某個特定詞的組合搜索。在信息檢索的實踐中,應根據信息需求的不同,熟悉學科領域特定的信息源,區別內容雷同的信息源,有針對性地選擇所須查找的信息源,做到有的放矢。例如要查找一條新聞報道可使用百度新聞搜索或者新華網等專業媒體網站;檢索某個概念定義和解釋等,可以查找維基百科、百度文庫等,也可在期刊網數據庫裏檢索學術論文獲取更精確的信息;為撰寫學位論文查找相關文獻,可以選擇圖書專著、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等學術信息源;為申報專利或鑒定成果,查找文獻參考依據,可以選擇國內外專利文獻數據庫、成果數據庫等;要查找發表的論文被收錄和引用的情況,就應該選擇權威引文索引數據庫,如被稱為三大檢索係統的SCI、EI和ISTP等;要查找某主題文獻,就應該選擇與學科相關的數據庫,如綜合類數據庫可選擇同方、維普、萬方、Elsevier、EBSCO、ACS等,專業類數據庫可選擇INSPEC、SCI-E、BIOSIS等題錄文摘類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