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出租汽車營運情況調查的思考(2 / 2)

三、分清層層的利益鏈

以我市的出租車市場為例,可以從三個主要的利益層麵來分析,一是殼公司層麵。利益穩定,沒有壓力,幾乎沒有風險,基本以殼公司的形式存在,每車收取穩定的管理費,隻需在從公司層麵處理一些法律法規等方麵需要的程序即可。二是車主層麵。利益穩定,壓力較小,基本能實現旱澇保收,市場化經營的風險通過承包後轉嫁在司機身上,所以兩大部分成本構成中隻與承包費相關,在單車平均10.6萬元的承包費收入基礎上扣除折舊、保險、有償使用費等費用後,每年平均淨投資收益3.35萬元;一般角色多重,車主同時兼司機,開一班車,還可賺取一份工資;存在一定的風險,例如出現重大交通事故時,車主往往承擔連帶責任;隱性資產升值空間大,出租車經營許可權二手市場價值近幾年增值非常大。三是司機層麵。利益波動較大,壓力較大,每天的實際收益是在承擔承包金、支付燃油支出後的營業結餘,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實際市場化經營的風險都由他們承擔著;基本沒有繳納社會保障費,由於隻要自己具備出租車司機的相關資質,司機們具體的包車行為都是個體自由度極高的行為,也沒有與公司的合同契約等;工作強大、風險高,出租車經營基本以不停歇的“掃街”形式進行,加上承包金的壓力,對他們而言“時間就是金錢”,所以司機們當班時間開車飛速、幾乎沒有停歇,工作強度非常大,而且開車經營過程當中的大部分安全風險都需要當班司機去承擔,這樣的壓力下,造就出一支異常焦躁的司機隊伍。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經營模式對司機的壓力和風險非常大,也有失社會公平。

四、行業的困境與政府的角色

當前,出租車已經從最初投放時的普通經營謀生工具逐漸衍生為投資工具,進而已經形成了一個既得利益群體,深刻的影響著這個帶有公共服務性質的行業,影響著社會的穩定。當行業不穩定轉化為社會不穩定時,我們認為各級政府不能簡單的以滿足既得利益群體的要求,選擇通過治標不治本的價格調整、增加補貼等方式去疏導社會矛盾,而應該從根本的製度改革上去進行破解,打破目前這種顯失公平、不合理的特許經營管理模式,重新建立起有門檻、有淘汰、有約束、有效率的動態市場準入管理方式。

參考文獻:

[1]陳昕.財產權利與製度變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馬國賢.財政學原理.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