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可持續發展的公路經濟評價體係及方法研究(1 / 2)

基於可持續發展的公路經濟評價體係及方法研究

產業經濟

作者:肖林

摘要:可持續發展是現在每個行業都極為注重的發展原則,公路經濟的發展也是如此。公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是通過最小的投入和損耗獲得最大的價值,將立足點放在公路經濟的長遠發展上麵,滿足公路經濟發展的最終目標。基於可持續發的公路經濟評價體係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公路的整體效益、技術項目等等,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公路經濟評價體係,實現公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從技術項目入手。

關鍵詞:公路經濟;可持續發展;評價體係

中圖分類號:F5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1-0-01

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也已經廣泛傳播。我國隻有建立全麵的基於可持續發展的公路經濟評價體係和方法,公路產業才能持續健康發展,進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公路經濟可持續發展要秉持相關性、重要性、選擇性、未來性、動態性和易獲性的原則,這樣公路經濟的評價體係才能係統、全麵。

一、公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評價原則

首先,相關性、重要性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公路經濟的評價要選取有代表性的不同指標,這樣才能從多個方麵對公路經濟的發展狀況進行全麵、真實的了解。其次,易獲得性、有選擇性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我們在進行指標選擇時沒有必要做到麵麵俱到,對一些無關緊要的指標可以適當的舍棄,對一些相似的指標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力求在指標精而少的情況下做到合理、全麵的評價公路經濟。除此之外,選擇的指標還要具有可操作性強、切實可行、準確的特點,再次,未來性、動態性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在對公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行評價時要以動態的眼光,麵向未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出現很多新要素,原有的要素也可能出現發展和變化,因此,基於可持續發展的公路經濟評價體係也要麵向未來,隻有這樣才能更加全麵的對公路經濟進行評價。

二、可持續發展的公路經濟評價指標

1.項目技術指標

項目技術指標主要包括交通效率和交通功能兩大方麵。交通功能指標最重要的體現就是不同道路之間進行聯通的便捷程度。道路節點可達性指標是指某區域內通過公路交通從某一點出發到達任何一個目的地的平均行駛距離、時間和使用費用多少的情況。它能夠對公路網絡的連通度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公路網絡的聯通度越高,就代表道路的暢通度越好。

交通效率指標交通車速變化指標和交通擁擠指標。交通車速變化指標能夠對整個交通係統的運行效率進行反映。交通擁擠指標能夠對整個交通網絡的負荷能力進行指示,評價公路網在整體上的運行情況。

2.社會效益指標

公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波及的範圍相當廣,不僅會影響其自身,對社會的其他方麵也會造成一定的正麵影響。社會效益指標主要包括:首先,文化教育指標。涉及對當地就業的帶動情況的指標,這一指標反映了公路項目實施以後對當地就業率的影響。在文化交流方麵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公路項目實施以後當地在文化交流方麵的變化。還會對從業人員的受教育水平造成一定的影響。其次,服務類指標。交通事故率能夠對公路項目實施以後交通事故的發生率進行反映,交通事故的處理情況又會反映相關部門的應急處理能力。交通管理服務類指標能夠對交通服務部門的綜合服務水平進行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