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從品牌市場占有率來看,雖然近幾年國產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飛速提升,2012年國產品牌市場份額首次達到70%,國際品牌市場份額被壓縮到30%左右,突破曆史記錄。其中國產較著名的品牌聯想、酷派、華為、中興的份額分別為13.2%、10.9%、10.6%、9.7%,這4個品牌的市場份額為44.4%,這可以說明國產品牌正在逐漸崛起。同時一些中小企業的份額也在不斷的上升,其市場份額占比在10%左右,藍天手機、廣信手機、易豐手機、明泰、北鬥手機、大可樂、智惠、天邁等中小品牌的快速崛起,為國產品牌的持續發力提供了動力,預計未來增長會更加明顯。但是從市場競爭力來看,國產品牌與國外品牌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四、專利技術
截至2012年6月30日,與智能手機相關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共計4366件(占全球發明專利申請的27.5%)。其中涉及人機交互技術的發明專利申請有1358件,占31.10%;涉及應用與服務的發明專利申請有1962件,占44.94%;涉及低功耗設計的發明專利申請有1046件,占23.96%。雖然說專利數量增長迅速,但是技術的劣勢還是存在的。而韓國企業在智能手機領域優勢明顯,其中三星和LG在申請專利數量方麵最大,中興和華為作為國內企業的代表,與國外企業差距明顯。另外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麵,國內在手機專利保護上的立法不足、申請程序過於繁瑣,這也是國內大部分手機廠家不願在技術研發上投入過多的主要原因。
可以說當下智能手機之間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國際智能手機廠商占據了高端市場,正攫取著豐厚的利潤,地位一時無人能及;國內知名手機廠商不僅背負著盈利這個包袱,還麵臨著高端產品的挑戰,成長比較緩慢;一些互聯網企業紛紛試水智能手機,短時間內加劇了競爭,長期是否能生存下去存在疑慮;本土小品牌及山寨廠商卷土重來,但研發能力及可持續發展存在挑戰。惟有在技術、產品、市場及營銷等方麵全方位創新的企業,才能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戰場立足。
參考文獻:
[1]黃亦凡,張冬陽.論國產智能手機市場現狀及發展[J].現代商業,2012(06).
[2]路興武,郝鋼.論我國智能手機市場發展趨勢[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1(05).
[3]賀曉能.智能手機的發展及新問題[J].中國質量萬裏行,2011(06).
[4]悉星.智能手機的競爭力突破[J].市場觀察,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