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當“房奴”退休礦工挖地下“蝸居”
首批房奴解放:紙上富貴?
提及“礦工”二字,人們便會聯想到礦井和那辛苦的工作。當了一輩子礦工的陳新年怎麼也不會想到,退休之後的他再次拿起了挖礦工具,然而,這一次不是開礦,而是挖地下居室,以滿足一家人在高房價趨勢下,不做“房奴”又能擁有足夠居住空間的夢想……
今年64歲的陳新年原是河南省平頂山煤礦的一名礦工。1990年,陳新年妻子劉舒拉所在的鄭州印染廠要拆遷蓋新宿舍樓,暫時把包括她在內的100多戶職工家庭安置到了石棉瓦搭建的臨時住房裏。後來廠裏倒閉,劉舒拉隨之失業。由於住房問題沒能解決,他們在棚戶房裏一住就是一二十年。冬天裏寒風瑟瑟,夏天裏悶熱難忍。
1998年,陳新年退休回家,他和妻子商量,兩個女兒長大了,再擠住在一起非常不方便,決定拿出所有積蓄買一套商品房。然而,他們的積蓄僅夠買10平方米的住房麵積,
幸好他們還有一個20多平方米的院子,無奈之下,夫妻倆便在院子裏又搭起了兩間棚子房讓倆孩子住。
一次,陳新年在跟朋友聊天時,朋友說由於房價太高,好多北漂的年輕人連像樣的房子都租不起,大都租住在地下室裏。聽到這兒,陳新年頓時興奮起來,何不挖一個地下室,改善一下居住環境呢?
2006年11月末,陳新年在征得妻子同意後,便開始了他的地下造房工程。他每天工作四五個小時,平均挖去四五百洗臉盆的土,這種純手工的挖掘,陳新年一幹就是兩年。挖出的土他也沒有丟掉,或堆放在院子裏,或平攤在自家周圍,並且種上了一些蔬菜和花卉。
經過長達兩年的努力,一個20平方米的地下居室成形了。就在陳新年準備擴大這個“家”時,一個消息傳開了——他們所住的房子被規劃為危房即將拆遷。陳新年和劉舒拉非常高興,便停止了繼續挖掘擴展的工作。陳新年決定先將這個20平方米的“蝸居”裝修完善後,住進去過過癮。
陳新年按照煤礦標準設計,預留兩個通風通道,便於空氣流通,在牆角及承重重點部位,澆灌水泥凝固。陳新年居住的這一片土質本就不錯,但他還是在裏麵加了混凝土柱子,還加了幾根煤礦裏用的道木,非常結實。
陳新年把妻子和女兒叫來參觀。此時正值6月的大熱天,當她們沿著水泥修葺的台階下去時,馬上被撲麵而來的涼爽吸引住了。房間裏麵放著一張雙人床,房間四周刷得雪白,音響、書架擺放在床前。床的兩端,挖掘出高2米、寬約0.7米的巷道,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靜謐而溫馨。巷道牆壁上,被挖出多個平台,可放一些雜物,或擺設一些小物件。她們沒想到他能整理得這麼好,這個地下室竟然被裝扮得像酒店一樣舒適簡潔,妻子和女兒都興奮不已。
隨著社會關注度的增高,鄭州市規劃局根據國家土地管理規定,將陳新年的地下居室定性為非法建築。在社區、辦事處和鄭州市房管局廉租辦的幫助下,陳新年遞交了廉租房申請。2010年11月,陳新年夫婦和棚戶區的另外5戶,都領到了房租補貼。根據收入測算,陳新年一家每月為78元。雖然補貼不多,但他們已經被納入廉租房保障範圍,居者有其屋已經不是夢想,他們為此幸福起舞。(來源《黃河黃土黃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