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誤會(2 / 3)

誰料這倒讓皇上起了好奇,平日裏自己雖也賞了庾氏不少價值連城的寶貝,可不止庾氏究竟會拿什麼東西來酬謝救了自己愛子性命的恩人。

皇上便問梁飛遙:“不知貴妃是怎麼處理此事的?”

梁飛遙當然要瞞住和頤公主私自出宮的事實,隻能模糊地答了:“微臣那位醫者朋友性格確實有些古怪,娘娘原本是想賞些金銀給她,可她統統看不上眼。最後,娘娘隻能把太子殿下生辰上收到的最中意的賀禮給她看,誰料她就看中了。”

顯然,梁飛遙把和頤做的事情都安在了庾貴妃頭上,畢竟年輕,當著天子的麵說篡改過的事實,難免捉襟見肘,想盡了辦法隻想含混過關。

好在皇上完全沒有覺察出有任何不妥,而這“太子殿下生辰上收到的最中意的賀禮”在皇上理解起來,除了他苦心半月從清河以東尋回來的千古奇玉,根本就不可能再是旁的。

從那時起,皇上便在心裏確信,自己尋來的這塊寶玉,如今已經到了那位神醫的手裏。雖然多少有些不舍得,但想到那神醫妙手回春醫好了留甘的怪疾,便也能狠一狠心,忍痛割了愛。

可誰能料到,皇後竟不知也從哪裏得到了消息,在太子回宮之日拿起此事大做文章,險些直直拔了太子和庾氏身邊的羽翼。

皇上在皇後提及要拿寶玉來配華服時,就已經明白了皇後的真實來意。當時,皇上最最擔憂的其實並非皇後會借此事傷了端本宮裏太子的身邊人,而是太子的母親庾氏會一時慌亂,把太子出宮養病,以寶玉酬神醫的實情流瀉出來,如此,太子身有怪疾的消息必會不脛而走,那麼皇上費盡心力要保住的太子,終究也是上不了皇位的了。

好在,自始至終,庾貴妃沒有開口辯解一句。那寶玉就如同真的丟了一般,蹤跡全無。期間雖然沒防備住有個不明就裏的糊塗宮女接簷半路衝出,險些覆了全局,但有驚無險,所有的損失終究還是在皇上的手裏降到了最低。

在皇上的眼裏,皇後苦心孤詣引發的這場鬧劇中,仿佛全然不知情的庾氏簡直驚人懂事,不問不爭,方才保全了這一切。因為深知其中的厲害,所以寧願自己承擔一切責罰,也不能將太子在外治病的事情吐露出一個字來——這是皇上看見的,作為母親的庾覓的苦心。

也是出於對這樣的苦心青睞有加,暗暗心疼,皇上決定要想辦法盡快恢複了庾氏的貴妃之位,為了讓她盡量少受委屈,更是為了獻國太子的尊嚴。

這些心思,皇上隻在蓉嬪麵前吐露過些微。

但這僅僅的些微,也足以使蓉嬪覺察到皇上的誤會。和頤向來與自己的母親無話不談,蓉嬪自然知道,那位醫治了太子怪疾的神醫,自始至終,隻收過和頤親自畫作的雎鳩內畫水晶瓶。而皇上誤會的那塊寶玉,多半是真的在庾妃手裏弄丟了。

蓉嬪根本沒有猶豫,她深知庾妃母子當下困境的艱難,對於皇上心裏的庾妃而言,比一個愚蠢失誤更可怕的,是過高估計而後又知曉了實情的失望。這種明明源自於自己的誤會,因為主人是皇上,最終的結果往往都被歸咎於本無過錯的他者,更甚被理解為蓄意的欺瞞。那時的後果,無疑會是災難性的。

因而蓉嬪默認了皇上一切的揣測。

即使那時,和頤就在皇上身側。親手把東西交到常氏手裏的和頤,可謂是對事實真相最為熟知的當事者,於是也成為了,對母親毫不猶豫招攬到自己身上的可能災禍最明白的,夜不成寐人。

在這一圈相關的人裏,母親是唯一一個,真真切切地犯了欺君之罪的人。

而蓉嬪又何嚐沒有自己的合理計算,她賭皇上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拉下臉去向人要一個已經被送了出去的東西。可惜,她低估了皇上對於留甘一定要穩穩登上皇位的可怕固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