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獨一無二的創作風格(3)(3 / 3)

旅店主人盡其所能地騙取梵高的每一個法郎。因為當地居民幾乎全在家吃飯,所以梵高買不到什麼吃的。飯館的價格昂貴,並且沒有什麼好吃的。梵高一向不在意吃的食物,而是有什麼吃什麼。雖然他越來越不注意他的肚子,陽光還是增強了他的生命力。苦艾酒、煙草代替食物補給著能量給梵高。他用了不知多少時間在畫板前聚精會神地作畫,這使他的神經變得遲鈍,他需要刺激。苦艾酒使他第二天更加興奮,這種興奮受著西北風的鞭撻和太陽的熔烤而成為他自身的一部分。

夏季要到來了,風停下了狂暴的性子。可怕的酷熱開始襲來,萬物都活躍起來。梵高置身其中作畫的陽光,也是變幻不定的。梵高的畫上是一片明亮的、燃燒的黃顏色。他仍然不滿意自己的畫,希望能畫出不朽之作來。隻有在繪畫時,他才覺得自己是活著的。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但是他從不停歇。他可以沒有家庭、妻子和孩子,他可以沒有愛情、友情和健康,他可以沒有金錢,沒有可靠而舒適的物質生活,他甚至可以沒有上帝,但是他不能沒有繪畫,那才是他的生命。

梵高從提奧的來信中得知,他生病了,而且正在看醫生。梵高憂心忡忡,他擔心提奧和他一樣,在精神上出現什麼毛病。醫生勸告提奧,盡可能到鄉間去休養一年。新鮮的空氣和溫和的氣候,對他的健康有好處。

雖然提奧的疾病使梵高深為憂慮,但他仍念念不忘追求美妙的顏色世界。不久,提奧來信說,他的身體已經完全複原。這個消息使梵高放下了擔憂的心情,他認真琢磨起成立藝術家之村的構想,可惜沒有那麼多的錢來支持他。

梵高在阿爾很難雇到模特,可能是阿爾民風比較淳樸的原因,沒有人願意給梵高當模特。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認為梵高不可能畫出像樣的畫。無奈之下,梵高隻好到妓院去尋找模特,老板給他介紹了一個16歲的女孩拉舍爾。拉舍爾經常和梵高開玩笑,要他把耳朵割下來當做報酬,因為梵高沒有很多錢可以付給她。

因為在阿爾很難買到合心意的顏料,更加為了節省開支,梵高開始自己製造顏料,不再購買那些在巴黎流行的顏料。提奧請佩雷給梵高寄來三種鉻黃、孔雀石、朱砂、赤黃鉛、鈷藍和群青。梵高在房間裏把它們搗碾碎,配成自己需要的各種顏料。這樣一來,他的顏料不僅造價便宜,而且顏色更鮮豔持久。接著,梵高又開始改進畫布的功能。因為他發現畫布的吸收性能不強,畫布上覆蓋的那層薄薄的石膏塗層吸不進他塗上去的濃厚的顏色。提奧給他寄來成卷的未加工的畫布,晚上他就在一個小碗裏調好石膏,塗在他打算第二天畫畫用的畫布上。

當梵高把第一幅阿爾油畫寄給提奧時,附帶說明了隻能用什麼樣的畫框,但是他還是不放心。他從雜貨商那兒買來木板條,截成他需要的長短,然後把它們塗成和畫的色調相協調的顏色。他製造顏料,做繃畫布的框子,給畫布塗石膏,畫畫,製作畫框並且自己上漆。

梵高在他的房間裏麵畫一幅靜物畫,一隻藍色搪瓷咖啡壺,一隻金黃和深藍兩色的杯子,一支淡藍色白花格的牛奶罐,一支藍色底子上配著深淺不一的紅色、綠色和褐色圖案的意大利陶罐,還有兩個橘子和三個檸檬。

梵高並不想隻是單純地把看到的景物複製下來,而是把更多的力量用於隨意地借助色彩表現他自己。畢沙羅曾告訴他的技巧,必須誇張由色彩的和諧或不和諧所造成的效果。

梵高頂著毒太陽,在麥田裏勤勤懇懇、專心致誌地畫了一天:一片翻耕過的田野,那是一大片似乎在向地平線攀登、泥土塊呈紫羅蘭色的田野;一個身著藍色衣服的播種者;地平線上是一小片矮小的成熟的麥田;而天空中,是一片黃色和一輪金黃色的太陽。他給這幅畫取名為“播種者”。

親愛的提奧:

我在烈日照耀的麥田裏忙碌了一個星期,完成麥田的畫稿、風景與播種者的素描。紫色的土壤、寬闊的麥田、穿著藍白色衣裳的農夫。我在這裏眺望著遙遠的地平線,放眼所及,是一片黃橙色的麥穗。上麵是黃色的太陽與天空。

《播種者》是梵高很久以來就想完成的作品。何況,這有米勒不曾畫過的東西,色彩豐富,畫麵寬廣。

梵高好像把整個身心都卷入黃色的花粉裏,連路上所碰到的一切事物,似乎也都變成黃色的外貌。

親愛的提奧:

近來,經常是烈日當空,陽光普照。除了太陽和光以外,沒有更理想的景象,我隻畫黃色、青白硫黃的黃色、金色的檸檬黃。黃色多麼美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