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的轉折地
1895年2月6日,在美國東部巴爾的摩市卡姆丁路426號,一個男嬰出生了。他的出生給這個貧困的家庭並沒有帶來相應的快樂。具有德國血統的父親為了一家的生計忙碌個不停,都顧不上看這個孩子一眼;有著愛爾蘭血統的母親已經被眾多的孩子和艱難的生活把精力都消磨光了,沒有一點為人母該有的欣喜。剛出生的小男孩就是美國曆史上有名的職業棒球運動員貝比·魯斯。
貝比·魯斯7歲以前,他的父母為了養活自己和孩子,一天要工作超過20個小時。他的哥哥在還沒有能力照顧他時就夭折了,他的姐姐不願意照看幼小的弟弟,因此他是獨自在父親經營的小酒館中長大的。貝比·魯斯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跟著滿嘴髒話的水手、碼頭工人、流浪漢們無所事事地四處溜達。
貝比·魯斯經常口吐髒話、打架、偷拿家中的東西。凡是看到自己所沒有的東西,就要千方百計地據為己有;他甚至在7歲時就學會了抽煙,是個令人頭疼、不可救藥的“不良少年”。當然這並不能完全責怪貝比·魯斯,他所處的環境使他不自覺就學會了所有的惡習。正如他自己認為的那樣,他並不是生來就對香煙有所偏愛,而是隨時可以見到手拿一支煙的人們,因此他覺得抽煙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1902年6月13日,貝比·魯斯被送到巴爾的摩市的一所學校就讀。這所學校當時被稱為孤兒院或者是感化院,它是孤兒、不良少年、家庭破碎的孩子、流浪漢的孩子以及因家貧沒有能力上正規學校的孩子們的收容所。魯斯就是以“不良少年”的名義進入這個學校的。
貝比·魯斯在學校前後被退學五次。在他13歲那年,他的母親去世了。他便一邊在服裝店學習當裁縫,一邊繼續在學校讀書。但是在第六次進入這所學校時,他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人——馬夏司老師。當時,人們都認為到這所學校讀書的人不是四肢發達的笨蛋,就是做了壞事的不良少年。貝比·魯斯對自己母校的感受,卻像是從聞名於世的哈佛大學畢業的學生那樣,為自己的學校深感自豪。因為這所學校,也像那所遐邇聞名的大學一樣,改變了它的學生一生的命運。
在歐洲國家、美國等地都有收養和教育不幸兒童的宗教團體,馬夏司老師同時還是這種團體的一名牧師。他是個和藹可親、知識淵博、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同時,他也是個嚴格的老師。他把功課和遊戲分得很清楚,不允許任何學生怠慢學業或者敷衍了事。哪個學生一旦被他發現不認真對待課程,就會受到懲罰。
馬夏司老師一直對貝比·魯斯十分照顧,從不像其他人那樣把他看成是行為惡劣的孩子。馬夏司老師總是注意觀察他的興趣和能力。
1902年的夏天,貝比·魯斯還是一年級的學生。他經常看到在校園的一片空地上,馬夏司老師在練習打棒球。隻見他奮力一擊被高高拋起的球,球就飛躍到中外野全壘打線處。貝比·魯斯被馬夏司老師這強勁的打擊力和男子漢氣概深深折服了,他在心裏暗自決定要成為一名棒球員。馬夏司老師在貝比·魯斯的心中是理想的化身,他對魯斯的影響是重大的,甚至於魯斯內八字的走路姿勢都是從老師身上學來的。
馬夏司老師發現貝比·魯斯對棒球很感興趣,還發現他在接球方麵很有天賦。他就時常帶著貝比·魯斯到校園去打棒球。他用棒尖輕輕地把球擊向貝比·魯斯,以此來發現和糾正他在接球中的缺點。在馬夏司老師的指導下,貝比·魯斯12歲時就能和比他大幾歲的球員比賽。
貝比·魯斯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好捕手,但是馬夏司老師及其他有經驗的棒球隊員卻不這麼認為,因為魯斯是個左撇子,當時並沒有專供左撇子用的捕手手套。在一次比賽中,馬夏司老師改變了貝比·魯斯捕手的位置。如果不是這個改變的話,貝比·魯斯可能就不會成為職業棒球員,沒準他就會成為一名裁縫。
在那次比賽開始不久後,貝比·魯斯所在的球隊被打得潰不成軍,連續派出幾位投手仍然壓不住對方的強勢攻擊,被打得落花流水。當最後一位投手的球一個個被擊中時,貝比·魯斯不由得大笑了幾聲,還說了幾句嘲弄的話。馬夏司老師立即叫停,然後朝著他走來,並緩緩地問他笑什麼。貝比·魯斯一邊捧著肚子大笑起來,一邊回答,說那些家夥都被打得找不著東南西北了,真是太好笑了。馬夏司老師沒有說話,隻是注視了他一會,然後讓他換到投手的位置。
貝比·魯斯頓時停住了笑聲,小聲說他從沒有投過球,可能無法勝任之類的話。馬夏司老師柔和地說,那也沒有關係,不管處於什麼位置上,多掌握一些技能總是好的。何況貝比·魯斯已經了解那個投手的缺點,不妨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