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亂的科西嘉島

拿破侖出生在位於地中海的科西嘉島,該島麵積隻有8600多平方公裏,因為距意大利和法國的海岸線都不遠,所以,自古以來就命運多舛,一直無法獨立,有時受意大利攻擊,有時被法國占領。英國的國旗也曾經插上過這個小島。

拿破侖的父親名叫夏爾·波拿巴,他個性爽朗,擅長雄辯,在該島的皇家法庭任職,才能為人稱讚。後來他結識了科西嘉法籍行政長官,並由他推薦,代表科西嘉貴族進入政壇,最後做了法國國會議員。

拿破侖的母親萊蒂齊婭在科西嘉出身名門,她嫁給拿破侖的父親夏爾,一共生了十個孩子,夭折了兩個,拿破侖排行第三。

一直以來科西嘉島大部分時間是由意大利的熱那亞共和國所統治的,全島都是險峻的山嶺和荒涼的森林,為非作歹的人一旦逃入森林,就不容易被發現。

科西嘉島的民眾生性強悍,報複心很強,血債血償的報仇習俗世代相傳,父傳子,子傳孫,連續幾代都不可鬆懈,報完仇後,就潛入密林。千仞的山穀和山澗激流都是最佳的掩體。在科西嘉島上流傳著很多這樣和密林有關的報仇雪恨的故事。

拿破侖的父母也繼承了科西嘉島人民的強悍個性。1729年,科西嘉島的人民紛紛組織獨立義勇軍奮起反抗,拿破侖的父母也參加了義勇軍。

盡管勇敢的科西嘉島義勇軍趕走了意大利人,卻引來了法國人。1768年,法國政府派遣遠征軍入侵科西嘉島,由當時的愛國誌士包力領導的義勇軍又加入了與法國對抗的戰爭,拿破侖的父母也參加了戰爭,拿破侖的母親懷著拿破侖,在炮火隆隆、槍林彈雨中穿梭,與丈夫並肩作戰。

攀登岩壁,隱匿深山,渡過激流,拿破侖的母親帶著他曆經了許多艱苦和危險。但在肚子裏的拿破侖因為受到母親的保護,在激烈的戰鬥中倒也一直平安無事。

戰事對他們很不利,盼望的英國援軍沒有來,首領包力見戰事無望,帶著部下潛往英國。義勇軍在最後一次戰役中慘敗,彈盡糧絕,法國占領了科西嘉島。

戰爭結束後的1769年,母親萊蒂齊婭在去教會的路上,生下了拿破侖。

直到拿破侖懂事的時候,科西嘉島仍然滿目瘡痍,慘不忍睹。島上的房屋都倒了,山上的樹木還有子彈掃過的痕跡,童年的拿破侖還在山上找過子彈,在他幼小的心靈裏,常常想起父母曾經奮勇作戰的場景,發誓等將來長大了,一定繼承父母的誌向,使科西嘉島獨立。

布裏安納軍官學校

拿破侖10歲的時候,科西嘉島恢複了和平。曾經頑強反抗法國人的遊擊隊都丟棄了槍支,常常在山野中出現的炮火硝煙也不再見了。

拿破侖跟著家人離開了他所出生的科西嘉島,來到了法國。穿著一身破爛衣服的拿破侖滿懷期望地上了船,依依不舍地眺望著逐漸遠去的科西嘉島,一直到它消失為止。

因為父親的關係,拿破侖成了這個侵略科西嘉島的法國的公費生,那時候,他就知道寄人籬下的命運,所以在心裏發誓,絕不能輸給法國人。

1779年5月,拿破侖昂頭闊步地走進法國布裏安納軍官學校,學生們好奇地包圍住著他。

“你叫什麼名字?”

“拿破侖。”

“哦——好奇怪的名字。”

“你從哪裏來?”

“科西嘉島。”

拿破侖挺著胸瞠回答。但是這群學生哄堂吵嚷起來。

“什麼,科西嘉島有什麼了不起?”

“原來是懦弱的科西嘉人!”

拿破侖憤怒地注視著他們。他橄欖色的臉,額頭寬寬的,眼睛炯炯有神——一股子不怕一切、絕不認輸、一拚到底的神采使得這些學生都退縮了。

因為來自科西嘉島,法語說得不太流利,拿破侖從入學第二天起,就成為全班同學取笑的對象。

“他的衣服那麼寬大。”

“他的褲子也很難看,說話聽起來更是可笑。”

拿破侖在校園的角落裏默默地忍受著這些譏笑,但心裏從不認輸,他心裏想著:法國人不要太神氣,我絕不會輸給你們的,總有一天我會給你們點顏色看看。

年僅10歲的拿破侖心裏燃燒著炙熱的火焰。“抱負要遠大,凡事要忍耐,總有一天,總有一天……”拿破侖決定不理會別人的嘲笑。當拿破侖孤單地想哭時,就會想起為他操心、祈禱他成功的父母,他都忍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