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 一路喜鵲窩(1 / 3)

短篇小說 小鼓手

夏天,南澄子河邊,樹陰下,放著一張破舊的小木桌,桌卜擱著半碗清水,桌邊坐著個七八歲的小男孩,渾身泥滾溜球的,正銜著一根小麥秸稈管子,插在水碗裏吹著氣泡泡。

他對著水碗吹泡泡,那可不是玩耍,他是在學習吹瑣呐練習換氣基本功,是絕活,通過小麥秸稈管子,在水碗裏吹出的氣泡泡要不能斷,自己一口氣要接上來,還不能把自己逼死了,達到嘴裏一邊吹氣,鼻子一邊自如I氣,做到了,就可以吹瑣呐了。因為,父親吹瑣呐時,不管是站、坐、行走,都是不停頓的,或把《萬年歡》一口產(吹完,或把《八段錦》 一連重複幾遍,或轉到其他的曲牌上,沒有人覺得他父親換過氣,幾個小時不作興停頓。他也覺得很神奇。

他家幾代是吹鼓手,父親有意要把這門手藝傳給他。

父親是個能人。

吹奏之外,在方圓兒一十裏也是個郎中,會治療跌打損傷毒蛇咬傷,那些不小心歪了腳脖子、扭了胳膊、笑脫下巴的,經他輕輕一揉,投縫合柞,一點不疼。整個治療的過程,患者常常是在父親講的故事中度過,沒有任何發作,不像有的醫生那樣下手凶狠,弄得患者哇哇大叫,受酷刑般痛苦。父親治療毒蛇咬傷無一例治不好的,那些重症患者康複後對他父親感激涕零。父親是以仁道替別人治療——他把草藥含在嘴裏,對著患處一口口朝外吮吸拔毒。

父親是個藝人,會說書(講古今)。說書不是父親最拿手的,但總能給人帶來快樂,即使“文革”期間,晚上收工後,生產隊社員常常圍著父親叫講一段,父親說都是毒草不能講,生產隊長便說,先講後批判。公子遇難、小姐討飯和妖魔鬼怪的故事,父親還是不敢多講,大多講青天大老爺、貪官大惡霸、糊塗芝麻官的故事。

故事沒有現代人講段子的自由和放鬆,但也沒有人去報告、開批判會,也能把生產隊社員樂得笑哈哈的,或聽得眼淚灑灑的。

父親最拿手的是吹笛子、瑣呐等吹奏樂器,高興時會用鼻子吹笛子,會一嘴銜兩隻瑣呐吹,吹出熱熱鬧鬧的旋律,方圓百裏遠近聞名。由於他父親吹鼓手出道早,人稱“小鼓手”。

他的老家,住李大橋東邊、南澄子河北岸、西楊莊南大堆上,河南麵的人稱為大河北的小鼓手家,河北麵的人稱南大堆上的小鼓手家,也有人稱李大橋小鼓手家。小鼓手,深得大家喜愛,大小紅白喜事都要請他去吹奏一番。

解放前,這河和河的兩岸是水陸交通要道,過往船隻和兩岸車輛、行人走到此,總要說一聲“李大橋的小鼓手家到了”,並常在這裏著短暫休息。蔣介石、孫傳芳在此隔河打仗,小鼓手的家屋還是幸運留下了。日本鬼子‘抓夫”(抓去做苦役)時,父親因被土匪打傷,正坐在堂屋裏草紮的椅窩上吐血,小日本哇哇大叫:小鼓手吐血的不要!鬼子搶了牲口走了,小鼓手僥幸拾來一條小命。

劫後餘生,他父親很珍惜他擁有的技能,隻要用得上他的地方,他都熱心去做,也總能讓主家滿意。父親說,合了眾人意,才是好把戲。他雖然小,但他為父親引以自豪,周圍的人家除了喜事喪事外,有跌打損傷、疑難雜症,他們都來請小鼓手——他的父親。

父親也很看重他這門吹鼓手技藝,並想把他的手藝給傳下去,所以,在小男孩很小的時候就教他吹笛子、哎呐的童子功。

開始他覺得好玩,特別是父親的瑣呐吹起來很好聽,所以願意和父親學。但他的悟性似乎很差,感到難學。整日吹水碗太枯燥,關鍵時,氣老是換不過來,嘴鼓得像個氣球,眼睛翻得像個金魚,臉脹得像個猴子屁股,頸項筋暴暴的,頭腫得像個笆鬥,瑣呐吹得還是像小公雞喊。他漸漸想打退堂鼓。父親看出他的心思,以上代傳下世的口氣說:“學吧,佯兒瘋(癲痛)學三分過河還不要錢呢!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哎!傳家寶不能在我們手上丟掉呀!這門活計學到手,找馬馬(老婆)就不用煩了……”道理他都懂,但他的毅力逐步削減。

他漸漸長大,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

有幾次在學校,同學也叫他“小鼓手”,並編成順口溜笑話他:吹鼓手,吹鼓手,坐在人家大門口,吃冷飯,喝冷酒——活像一條狗。他心裏很難受,不以吹鼓手為驕傲,反以出生在吹鼓手家為恥,好像低人三等,對學吹鼓手頓生厭惡之心。

在他過十歲生日那天,父親說,我們家吹鼓手繼承人吹一曲給大夥兒聽聽。他一聽便氣急敗壞地說:不要!父親問為什麼?他就把同學的順!」溜說了一遍。啪!沒等他說完父親就給了一個嘴巴子,把他打得眼胃金從、暈頭轉向。

當時他覺得很委屈,而父親卻憤憤地說,你是看不起老子還是看不起吹鼓手這個行當?要是看不起老子,你可以滾蛋!要是看不起這個行當,你出息給老子看看!因為親戚們在場,父親又壓下火氣對他和大家說,孔老夫子年輕時還都當過吹鼓手,重視禮樂是咱們家邦的傳統呢。過去大老爺上堂、出行都離不開吹瑣呐:現在升旗、開大會還要奏樂。人家娶新娘子、嫁女兒、做生日,或者為活人鬧壽什麼的,吹吹打打,喜上添喜添熱鬧,有什麼不好?人老歸天,超度亡靈,減少淒楚、減少悲痛,有11一麼錯處?我一不偷二不搶有什麼見不得人?最後,父親還是不忘罵他一句:你這不孝子孫、忘本的東西!

一頓責罵成了他的生日禮物。

地球天天在旋,形勢天天在變。最終他沒學成瑣呐,因為“文化大革命”到了。

父親到死都不甘心哪!

父親曾被大隊革委會叫到當地的小學校,要求站在大門樓子高高的門垛子上,模仿軍號吹“的——的——的噠”為參加武鬥的老少爺們吹集結號壯行。父親憤憤的,裝病不千。因為父親是貧下中農,根正苗紅,造反派頭子無可奈何而惱羞成怒。

第二天,吹鼓手被破四舊破了,吹鼓手的父親氣恨攻心,舊病複發,不久也帶著遺憾走了。他——兒子,更不會去當封資修的接班人,但“小鼓手”作為他的代名詞,繼承下來了。

“文化大革命”後期,他高中畢業。家裏沒後台,工廠進不去,當赤腳醫生不可能,去站商店更是沒後門。後來村支書說,小鼓手字認得還不少,就跟在他身邊寫寫材料送送信,不久借到南澄子河鄉當秘書。小鼓手再也不需要繼承父親遺誌真當吹鼓手了,覺得臉上很有光。領導一高興,同仁們一親熱就叫他“小鼓手”。他也不生氣,領導給臉你能不要?香的不吃吃臭的?

當官,這個農民的兒子開始是很不習慣的。還是老馬識途,前輩李主任告訴小鼓手當秘書的要訣。一是迎來送往,帶頭鼓掌。接待好來人是他的職責,領導講話秘書要帶頭鼓掌,不帶頭鼓掌那是失職。二是點頭握手,拚命喝酒。點頭握手是機關作風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麵,喝酒也是一[作,為了工作的需要,命還是要拚的,關鍵時刻你不拚命讓領導拚命?那是不行的。都說保胃子就保不了位子,經受不了酒精考驗,就不算久經考驗,傷感情不傷身體的事不能做。

李主任其實是他高中同學,但不同班,小鼓手對李主任算是很了解。李主任,幹部子弟,家境不錯,長得一表人才,擅長下棋,能言善辯,生存能力強,是個神氣馬仔,幾個班的班花看到他都是眼睛眨眨的。他更擅長為官之道,眨眼玲瓏,辦事馬到成功。有人說他是仙家(耍大仙),很會忽悠。有人罵他活土匪,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李主任跟別人耍大仙,卻沒有把苦給他同學吃,小鼓手學得還不錯。點頭握手不難,點頭哈腰表示尊敬就行。喝酒難,但要苦幹加巧幹。原則上一般不喝酒,喝酒不一般,不喝一般酒,不和一般人喝。

接待上,他也沒有什麼大的閃失。

見人先說三分話,切莫全掏一片心,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領導誇他:得體!到什麼時候說什麼話,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隨類賦彩,被接待的大小官員都很滿意,沒有讓領導失望。

領導的講話大多是他寫的。領導在主席台上有滋有味地讀他寫的東西。開頭是大報抄小報,中間照著模子套,結尾表決心喊口號。但他坐在下麵還不能睡大覺,要清醒、適時地帶頭為領導鼓掌。會場上隻要有一個人先鼓掌,其他人會有意無意地跟著鼓起來。榜樣的作用確實是無窮的!

除了領導作報告要帶頭鼓掌,其他場合,他也恰到好處地帶頭鼓掌。工作之餘,領導們在一起,是不談工作的,也不談國際大事,一般是講“扒灰”文化和葷段子,髒不髒也是一道菜,聽了要鼓掌喝彩。在酒桌上,帶頭鼓掌可以渲染喝酒氣氛,升溫領導親和的意圖,和諧主客之間的環境。

真是天時地利人和。他的前任主任李大仙提為副鄉長,小鼓手的工作得到領導認可,水漲船高,很快被提到南澄子河鄉辦公室主任的位置。

由秘書到辦公室主任,崗位沒有變,但職位不同,全局觀念要更強,承擔更大,原來做秘書的兩把刷子遠遠不夠用了。整個行政辦公室,說得好聽是中樞,是總調度,作用很大,位置重要;說得不好聽是廢紙簍子至水缸,什麼肮髒、厭惡你都得盛下,功勞是大家的,錯誤歸自己,就像張書記說的,千得愈多出錯愈多。辦公室主任不好當。

實踐操作中,小鼓手找感覺,摸著石頭過河,埋頭做“大象的腿,吃苦的牛,替罪的羊,看家的狗”。為什麼打這些比方?因為,什麼事你得像大象一樣替領導撐著;領導交辦的事再苦不能叫苦;有什麼事沒辦好你要扛著,不能推給領導;單位上一切你要多長個心眼,及時向領導彙報,你是領導的眼耳鼻舌喉,替領導看好這個家。當然,有的人暗地裏藐視這個角色,稱其為“狗”。把這個角色比作狗實在不文明,但事實上又不得不承認。唉!“領導在家你是哈巴狗,領導不在家你是看家狗,領導犯錯你是喪家犬,自己犯錯你是落水狗”。是啊,領導在家你得主動朝領導那兒跑:進門滿臉堆笑,順手香煙一撂,輕輕往領導身邊一靠,手朝領導耳朵一套,領導才點頭稱道。領導不在,你在家一點都不能大意,要為領導看著;要是領導犯錯天就塌下半邊,你想,誰來護你?平時,你有意無意得罪人,這時就譏諷你:才好,看你再老卵,夾起尾巴了吧;你若自己犯錯,那真是洋辣子掉火盆——有命無毛。那時人人痛恨你,連領導都不同情你,並恨鐵不成鋼地說,太不裹嘴!係嘴棒!沒有好果子吃,外去吃屎吧!

在刀尖上跳舞,看起來風光,腳下一點也不能大意。他深知站在風口浪尖上,處處謹慎小心,竭盡全力為領導超前安排,斷後服務。但,突發事情太多,來不及招架。前任主任李副鄉長一時心情好,給小鼓手送來及時雨。

小鼓手以同學的盛情相邀,在自家裏弄了幾個家常菜,二人邊喝邊敘同窗友情,並適時向李副鄉長請教。老同學麵前倒也真誠不虛偽,直刀砌牆,口口聲聲“學友、戰友、病友、縹友”的情誼最深,有肝膽相照的意味。一番吐蔑言說真話,更兼矜持賣弄,酒不醉人人自醉。小鼓手說你那“絕招”我隻能臨淵羨魚,取不來,你就教兩招“風平浪靜”的吧。李副鄉長說,難哪,你沒有能力,領導威脅你;你有能力,就威脅領導。樹欲靜風不止,想風平浪靜,你得是風,想靜就靜。小鼓手說太玄乎,說點臨床的吧。李副鄉長說,一把手有希望,你就是他的孫子;一把手窩囊,你挾天子以令諸侯;能力不夠,借東風(即借刀)殺人,幫助副手推翻他。小鼓手說,太可怕了,他隻是混口飯吃吃。李副鄉長問他,先斬後奏、先奏後斬、斬而不奏、奏而不斬、不斬不奏知道嗎?小鼓手說知道一些,但太深奧,拿不準。李副鄉長說,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與時俱進,這要看你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