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拽住爸爸的生命,鄔君梅深情歸來(2 / 3)

看到坐在椅子上抽泣的媽媽,鄔君梅心裏一陣抽痛,從小,朱曼芳對女兒的要求就很高、很嚴厲。有時劇組探班,也是一副指導的架勢,不給女兒留麵子,這讓鄔君梅有些反感。但當她看到倒在床上的父親時,才突然意識道,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有一種愛是不能等待的,盡孝一定要趁早!她一步步走近媽媽,心酸地摟著她道:“媽媽,放心,還有我呢,天不會塌下來,我一定不會讓我爸有事的。”朱曼芳靠在女兒的肩上,慢慢安靜下來,鄔君梅覺得,父母此時,就像一個無依無靠的孩子,而她,已經成長為他們的堅強後盾。

三天後,鄔承業終於蘇醒了。看到身邊的女兒,他眼前一亮,隨後,一顆渾濁的淚滾了出來,含混不清地說:“孩子,爸爸這下完了……”鄔君梅緊握著父親的手:“爸,別哭,有我們在,你不會有事的。”

為了照顧好父親,鄔君梅將電影後期的所有工作都交給了丈夫,自己則和母親輪流在醫院照顧爸爸,朱曼芳畢竟是上了歲數的老人,熬了一段時間後,人便日益憔悴消瘦,鄔君梅擔心爸爸沒好,媽媽再拖垮了,於是強行勸她回家休息。

鄔君梅知道,對於父親來說,自己的貼身照顧,就是對他最大的慰藉。晚上,她跟父親睡在病房裏。印象中自己和父親睡在一起,已經是兒時的事了。當年的她那麼小,蜷縮在高大的父親的臂彎裏,是多麼安寧溫暖。而現在父親變小了,她成了大人。她小心翼翼地蜷縮著,當父親終於進入夢鄉後,她卻常常因為父親的一個呼吸聲而驚醒。

鄔君梅推掉了所有的戲,在國內呆了六個月,父親催促道:“你如今有丈夫有家,有工作,爸沒事,過兩天你就走吧。”想到自己擱了許多天的工作,鄔君梅隻得含淚點了點頭。然而,就在鄔君梅準備回去時,父親突然半邊臉開始麻木,也吃不下藥,鄔君梅將父親推到腦外科一做CT,醫生發現他腦部嚴重積水,腦溢血病人最怕的就是腦部積水。在征尋了家屬意見後,給鄔承業裝了一個引流管,將腦部積水引流到體內,循環排除體外,但醫生也告訴鄔君梅,即使鄔承業康複,最好的結果,也是半身癱瘓。

看到再度陷入危險的父親,鄔君梅心裏非常不是滋味。當年,自己為了理想,走那麼遠,總覺得自己成就越大,父母就越驕傲,而直到父親病倒,她才突然間明白,原來父母要的,不是她的什麼功名利祿,而是每天,能看到最親的女兒一個微笑,能得到她的一個擁抱。

那天晚上,鄔君梅打電話跟奧斯卡商量,想將事業重心放回國內。她對丈夫說:“年輕的時候,我一心想著打拚事業,對我的父母,我總以為有的是時間盡孝,卻沒想到當我有這份心時,父母卻未必等得及,現在爸爸這樣,我不能再等了,我要回國好好照顧他。” 奧斯卡雖然和嶽父嶽母隻能簡單地交流幾句:“你好,謝謝”但對他們很尊重,對妻子的決定鼎力支持。

2007年底,鄔承業康複出院了,鄔君梅在上海陝西北路買了一套大房子,從裝修到設計,都是她一手操辦,鄔承業半身癱瘓,起居生活不能自理,為了讓爸爸住得舒適,鄔君梅還將家中所有地麵都設計成方便輪椅通行的過道,鄔承業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臥在床上,身上、臀部、大腿都磨破了皮,鄔君梅看著心痛,就在他的關節下麵放置一個枕頭,又從美國買了好多靠背,大大小小、各種形狀。一路抱了回來。

爸爸半身不遂,鄔君梅經常給他按摩,揉手、揉腿,給肌體、神經更多的刺激。邊揉邊給他講笑話,還一起回憶小時候的事情,舒緩爸爸的情緒。鄔承業高興了,身體也恢複得很迅速, 2009年,韓三平找到鄔君梅,請她飾演《建國大業》中的宋美齡。鄔君梅跟父親商量:“爸,《建國大業》的導演邀請我演宋美齡,可我擔心你的身體。”鄔承業高興地用含糊不清地話說道:“爸現在好著呢,孩子,這一年多爸拖累你了,爸想看到你成功。”

在父親的支持下,鄔君梅接下了這個片子。最終,鄔君梅憑著《建國大業》裏為數不多的經典鏡頭,獲得了“宋美齡專業戶”的美譽。片約也接接踵而來,那一陣,鄔君梅每天忙得天很晚才回家,一次,鄔君梅回家時,看到爸爸正等在她的房間裏,鄔承業看到女兒回來,高興地說:“君君,聽說你演的《建國大業》很成功,能不能買盤碟回來我看看,鄔君梅滿口答應了下來,可是鄔承業左等右等,也不見碟片買回來,原來,鄔君梅早就忘到了腦後。

拍完《建國大業》後,鄔君梅又馬不停蹄拍攝電視劇《蝸居》,在《蝸居》裏,她出演一個人到中年、遭遇丈夫背叛、最初故作大度最後歇斯底裏一腳踹掉小三孩子的宋太。鄔君梅從沒演過電視劇,且這樣一個曲折的中年婦女與她以前塑造的性感、優雅女性相去甚遠,鄔承業鼓勵女兒道:“你不是一向喜歡挑戰嗎?什麼樣的角色都要嚐試一下,用心去演,就會有收獲,不過這次演完,可要給我看看你演得怎麼樣。”鄔君梅這才想起,還欠爸爸一個《建國大業》的碟片,她心裏非常愧疚,爸爸有病時,她就曾發誓,他要天上的星星,她也會幫他摘下來。可是父親剛剛好一點,她就忙得把什麼都忘了。她買來碟片,準備和父親一起看。可那天將碟片放進影碟機後東拉西扯又忘了。